孩子的教育,可以說是一個家庭中最核心的一件事,如果教育方式不對,孩子的一輩子或許就會毀在你的手上,看看下面幾種帶孩子的方式,是不是家長們天天做的:

第一,買很多零食,讓孩子吃。

相信很多家長給孩子買零食的初衷就是疼愛孩子,但是很多家長卻得到適得其反的效果。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一個厭食階段,在這個階段,孩子吃的很少或者是不吃飯,家長們看孩子不吃飯,就想到買零食來哄孩子開心,所以,孩子就喜歡上了零食,就更討厭吃飯了,惡性循環,慢慢的就更不愛吃飯了。所以應該盡量避免讓孩子吃零食,而且零食里有很多添加劑,吃了對身體也不好,在孩子不吃飯的時候,家長們可以盡量把飯做的可愛一點,口味豐富一些,讓孩子愛上吃飯。

第二,天天把孩子放在家里,讓孩子自己玩或者是看電視

或許因為外面天氣太冷,或許是家長們精力有限,所以很多家長都選擇讓孩子呆在家里玩,或者是讓孩子經常看電視,這樣做的話,孩子和別人溝通少,不但容易自閉,而且會缺乏交流,變得內向,不愛與人交流,性格也會比較孤僻。

這樣做的後果還有一個,就是孩子不能出去運動和曬太陽,久而久之,就會體弱多病,缺乏維生素D,影響孩子的發育。

第三,孩子被碰疼了,就怪被碰到的東西。

很多家長,尤其是老人,在帶孩子的時候,孩子學走路或者是其他時間,如果不小心摔倒了,就告訴孩子,都怪這個板凳,或者是桌子,把孩子碰倒了,這樣可以在短時間內哄著孩子,不讓孩子哭,但是這樣做壞處絕對大於好處。

這樣的孩子,長時間的怪罪他人,就會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把原因歸咎於他人或者是客觀原因,而不是去尋找主觀原因,這樣的孩子責任心會慢慢減少,甚至不負責任。

第四,告訴正在哭鬧的孩子,外面有鬼或者是其他嚇人的東西。

這樣就會使得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害怕很多東西,不利於樹立孩子的堅強的意志,很多膽小怕事的孩子都是從小被嚇大的,久而久之,這樣的孩子會不敢承擔,不敢放手做很多事情,膽子也會變小。

所以,在長時間的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辭,經常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才能訓練出一個健康向上的孩子,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才會變得更加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