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奶粉沖的時候還是會有起泡呢?莫非買的不是正品?莫非奶粉質量有問題?莫非……很多疑問困擾著消費者。 其實, 奶粉有起泡是一種比較正常的現象。


       




至於起泡的原因, 主要有:        


1、由於奶粉的溶液表面張力與粘度的緣故, 攪動或沖調時或多或少會產生泡沫。


2、奶粉中必不可缺的營養成分——蛋白質, 奶粉越新鮮,

蛋白質活性就越強, 就越容易產生泡泡。 我們平時在攪雞蛋的時候, 也會攪出許多泡泡來, 這也是因為富含乳清蛋白的關係。        



3、奶粉沖調時, 如果水的溫度太高, 盛裝奶粉的容器不夠光潔、形狀不夠規則, 攪拌或搖晃的力度太大、方向不對, 以及奶嘴孔過大等, 也會產生氣泡。


所以說, 奶粉不起泡反而可能有問題。        


第1條是自然原因, 如果不採取非常措施, 這個起泡是無可避免的。 這裡指的「非常措施」是比起泡本身更讓人擔憂的抑泡劑(或消泡劑)。 但是畢竟是種化學物質, 雖說現在有食品級別的消泡劑,

但這畢竟不是小孩吃的, 所以現在許多國家對於嬰兒奶粉添加消泡劑是明令禁止的。        



你可能會問, 奶粉裡不是還有脂肪嗎?脂肪不是能抑制發泡嗎?奶粉裡雖然會有脂肪, 但是在生產過程中, 脂肪會被均質化, 在經過均質化之後的脂肪球已經小於1微米, 被周圍的蛋白質覆蓋後, 抑制發泡的功能會大大降低。


不過奶粉中如果含有大量氣泡, 寶寶喝了以後確實容易導致寶寶吸入太多空氣, 引起打嗝或吐奶。 雖然由於自然原因和奶粉成分的原因, 泡泡不可避免地會被產生, 但其實這些原因產生的泡泡其實並不多。




       


如何減少奶粉沖調過程中人為產生的泡泡呢?有幾點很重要:        


1、合適的水溫。 請詳細看奶粉的沖調說明,

上面說多少度就用多少度, 別生怕水溫不高溶不了奶粉,端著開水就往裡面倒。        



2、奶瓶要乾淨。你可以直接在奶瓶裡沖奶粉,關鍵是要夠光潔,別到處都是邊邊角角,沖調前洗乾淨。


3、盡量少用筷子之類的攪拌。一方面這樣不夠100%乾淨,比如自身帶了灰塵什麼的,就超容易起泡;而且攪拌本身都會引起泡泡。


4、搖晃溶解有講究。正確的沖奶粉方式是,不要上下晃動奶瓶,放入奶粉後順時針搖動奶瓶,直至奶粉融化。


5、哺喂工具。寶寶的奶瓶開口建議別太大,有條件的話,最好選防脹氣奶嘴/奶瓶。


6、奶粉沖好了,可以先放一會,讓奶粉自然產生的泡泡自然消去,再拿去喂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