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的生命來源,講起來很深奧,簡單現實來講,是每個人自己個性與行為帶來的。佛告訴我們,任何一個人帶來的個性都有六個要點,貪、嗔、痴、慢、疑、惡見。任何一個生命,不管多麼偉大、有學問的人,都有這六個特點的。




       貪,人有貪心,當母親懷孕的時候,你這個靈魂一入胎,已經有貪心了,在娘胎里,吸收了母親的營養變成自己的,要母親提供一切東西讓自己成長,這是基本的貪心。


       一個嬰兒生來,你不給他吃,不給他奶喝,他會哭的,貪嘛,佔有心,都要抓來給自己,因為天生有個「我」。這個「我」的毛病就包括了貪、嗔、痴、慢、疑、惡見的成份在內。佛說了這個大原則,這就是人自己心裡頭壞的一面。




       嗔呢?我們心理上,凡是不喜歡的、討厭的,就會想把它丟開;嬰兒也一樣,不喜歡看的人,看到就會哭。嗔恨、埋怨、討厭,這都屬於嗔的心理。


       痴,沒有智慧。譬如從小讀書,老師教的功課看不懂,學也學不會,乃至聽了課記不住,考試成績差,沒有記憶力,因為腦子不靈光、混亂又容易痴迷。




       中國這個「痴」字怎麼寫呢?是「病」旁,是一種毛病,人腦筋不健全這個病,「病」裡頭一個多疑的疑叫(癡)痴,這是繁體字古寫。那麼後來有了俗體字,病裡頭一個知道的知,叫痴,就是無知,自己的智慧有了病態,不知道,心不專一,不冷靜,就是痴迷。


       什麼叫慢?任何一個最笨、最沒有學問、最沒有出息的人,還是自覺我是第一。有時候功課比不上人家,過後一想,格老子我運動還是比他好一點。或說世界上哪一個人長得最漂亮?每個人不管怎麼丑,鏡子里看看自己,越看越漂亮,仍覺得蠻可愛的,這是我慢。




       人人天生有個「我」,如果有了學問,就更傲慢了,叫增上慢。譬如年紀大的人說:你們年輕人懂什麼?我活了幾十歲還不及你啊?這就是老年人的增上慢。有聲望,有地位,有兩個錢,我慢就越厲害。慢比驕傲還討厭,驕傲的心理是痴慢的結合(貪愛一分),是人生命的病態。


       疑是不信任,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任何人,更不信任任何事,永遠在懷疑中。生命就在懷疑中,我究竟活到多少歲會死啊?明天怎麼樣?後天又怎麼樣?隨時每分每秒都在疑。   




       惡見就是不正確的見解認知。要掌握正確的認知很難很難,我們絕大部份的認知都是錯誤顛倒、不合事實的。


       貪、嗔、痴、慢、疑、惡見,這是心性帶來的缺點,人人具備,能把這幾樣改正好了,才是教育文化的重點。可是現在的教育文化呢?越來越亂。




       我經常說笑,問說現在有沒有個皇帝啊?有啊!就是錢,大家都向錢看。自己生個孩子,就教導孩子將來要拚命賺錢。像這樣追求某個東西,也是惡見,一切惡法都是這樣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