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是在理論上存在的。

時間和空間不是獨立的、絕對的,而是相互關聯的、可變的,任何一方的變化都包含著對方的變化。因此把時間和空間統稱為時空,在概念上更加科學而完整。當該時空裡的事物粒子在運動過程中和該時空的周密度達越高,那麼相對的時間也就越慢。粒子運動速度越慢,相對的時間也就越慢。

但是,這粒子的密度和速度,必須和該時空充斥的能源達到某點的平衡,不然該空間也不會存在。也就是說,不是一味的降低事物的運動速度同時提高密度就可以改變時間。在時空和時空中,有著一般無法逾越的界限存在,如果這個界限因為什麼原因被打破,說不定就有可能尋找到一個時間流動異於我們的世界存在。

回歸到小說當中,很早的時候,在中國的傳說中就有這種“山中一日,世上千年”的說法了,倒不是說神仙的準確紀年方式就是這樣的,其實我覺得更像在說“快樂的時光總是轉瞬即逝”。

還回到一開始我們提到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理論。小時候上學大家肯定都學過《莊子》《逍遙遊》寫到的:“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巴拉巴拉。。。”文章有點長,我們重點說後面的幾句話: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這段話的意思是:

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長壽。怎麼知道是這樣的呢?朝生暮死的菌草不知道黑夜與黎明。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蟬,不知道一年的時光,這就是短命。楚國的南方有一種大靈龜,它把五百年當作一個春季,五百年當作一個秋季。上古時代有一種樹叫做大椿,它把八千年當作一個春季,八千年當作一個秋季,這就是長壽。可是活了七百來歲的彭祖如今還因長壽而特別聞名,眾人都想與他相比,豈不可悲!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對於不同壽命的生物來說,“年”的長度也不同。就我們人類來說,以一百歲為準吧,我們可以活一百歲。那麼我們是25年為春,25年為秋。而以一個神仙呢,算他一千歲,那麼他就是以250歲為春,以250歲為秋。我們感知的時間,在他們的眼裡應該是加快了的。我們的一年,在他們的感知中僅僅是一天罷了。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表達一個想法:我認為,西遊記裡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說法,只不過是對莊子《逍遙遊》裡的大小年的觀點的一種形象的說法。而《西遊記》裡卻把這一虛指給實化了,所以,才會出現有些似虛非虛、似實非實的時間用法。再加上,在很多古人的眼裡天上就是快樂時光的象徵,地上是痛苦時光的象徵,這里大概也有作者想要表達的一種觀點:快樂的時光總覺得短暫;痛苦的時光總是漫長。

《西遊記》中仙人的坐騎私自逃下凡間為妖,禍害一方,嚷著要吃唐僧肉,孫悟空去天上一打聽是某某仙人的坐騎,而童兒只睡了一兩天,坐騎卻為妖幾年,這就是出說中的天上一天地下一年!

這雖然是神話故事,但並不是不可能。人類把地球自轉一圈定為一天,公轉一圈定為一年,以此類推在太陽系中就存在很多行星,自轉一圈的時間比地球公轉一圈的時間都長。

比如金星自轉一圈就需要243個地球日,那以自轉一圈為一年的話就意味著金星上一天就是地球上的八個多月。那在銀河系甚至宇宙中自轉週期為地球日幾百上千倍的星球肯定存在。

由此推斷神話中的天庭就有可能建立在別的星球上。而天蓬元帥被打下凡間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在天庭所在的星球與地球之間有一個固定的蟲洞,把天蓬元帥從蟲洞一頭扔下去,通過蟲洞就可以跨越遙遠的距離到達地球。

那為什麼神仙可以用肉體跨越蟲洞而沒有防護措施?假如神仙並不是人類,而是比人類存在更加久遠的外星人,那麼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他們的身體結構已經適應了宇宙空間的環境,從而可以漫步宇宙就可以解釋的通了!

也許神仙在很久以前是真的存在的,只不過他們是比人類更加先進的外星人,由於其不可思議的科技文明才被人類慢慢神話,否則人們不可能在毫無影響的情況下想像出這麼完美且系統的神話故事!

而地球在很早以前只不過是外星人的殖民地!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