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31 宜黃縣—山碭鎮                                                

               

今日路程,從宜黃縣出發,本打算直接到永豐縣甚至井崗山市,但路上肚子一直疼,疼的腦袋迷迷糊糊,所以繞過崇仁縣下午到達山碭鎮,在這也蠻佩服我的方向感和那輛 普利司通 TA77 旅行車,中間有段路我貌似是閉眼的,然而車好像自動導航。。。

               

姜阿姨給我做的早餐,左邊肉丸是我最喜歡的(幾天後的推送會寫客家牛肉丸和潮汕肉丸) 下盤黃色的是竹筍肉,正宗的春筍,當時快立春,雖然竹筍一年四季皆有,但惟有春筍、冬筍味道最佳,筍體肥大、潔白如玉、肉質鮮嫩、美味爽口,所以春筍被譽為「菜王」,也叫「山八珍」。

ADVERTISEMENT                                            

開學見,姜艾同學。

               

早春二月,咋暖還寒,門前的一大片稻田裡,鋪著一層嫩綠的青苔,挑起一些捏在手裡如絲般柔滑,青苔下面躲著一隻只鼓著腮膀子高歌的碧綠青蛙~

                                                       ADVERTISEMENT

看對聯:「贛中明珠連通撫吉,江右古邑對接閩粵」樂安主要由於它的交通地位聞名,處在江西省中部腹地,撫州市西南部,東鄰崇仁縣、宜黃縣,東南連贛州市的寧都,西南接吉安市的永豐,西北靠新干,北毗宜春市的豐城。所以對聯上出現「撫州市、吉安市、福建省、廣東省」。我騎的是國道,江西省的公路中撫吉高速公路、昌寧高速公路穿越樂安縣腹地,與贛粵、京福兩條高速公路相連,大大縮短了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閩東南三角洲的距離。

除地理位置帶來的交通便利,樂安縣民族很多,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少數民族以畲族人口最多,聚居於該縣南部山區,金竹流舍村、望仙徐田村是畲族最大的聚居點。

                           ADVERTISEMENT

再見了,麻雞之鄉~

               

下午到達的是山碭鎮,看「山碭飯店」那幾個字是山碭鎮上最大的飯店,也可以算是這個小鎮的地標,因為目測它是最高建築。

               

每天都吃江西米粉,今天全程目睹了米粉裡面加的調料做法,鮮紅色干辣椒+煮熟的香菇+爆炒牛肉,加到煮好的米粉里,價格實惠,6元一碗。

                           ADVERTISEMENT

今晚住宿,小鎮上的旅店,55一晚,然而空調和電視是不能用的,今日肚子確實脹痛,應該是飲食不規律所致,畢竟要麼大魚大肉要麼路邊吃泡麵,晚上我買了一包酸話梅吃完,拉出來感覺好多了。。。這次忘了帶普洱茶,普洱茶可以排出很多身體不需要的東西,出門在外,不要吃太多太雜!

               

2017.02.01 山碭鎮—石鋪村

               

2月1日路程,從山碭鎮出發,過永豐縣到達石鋪村,那裡有位叔叔開農家樂。

               

山碭鎮早餐米粉,山碭鎮鎮政府的叔叔,謝謝招待。

               

看牌子,永豐縣現代農業示範園,這個現代農業示範園投資2億多元,有5200畝核心區,建成了600畝蔬菜園區和2座蔬菜配送中心,下圖為園區門口雕塑:

               

永豐縣城

               

「全國綠色農業示範縣」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來到永修縣可以看看歐陽修紀念館,在永豐縣醫院旁邊。

               

這座標準的磚木結構的仿古建築內開闢了歐陽修生平事跡陳列室,主體建築有宰相府、明道閣、致用閣等。

               

今天騎了一段泥路,不是塵土飛揚而是瘋瘋癲癲一身泥,正常輪子會陷到泥土去,一路推一路騎,具體情況看下圖:

                                                                       

到達石鋪村,這裡有個木材檢查站,旁邊有個綠色農家樂,一位叔叔開的,今日主要任務就是吃玩農家樂:

               

讓我的 普利司通TA77 旅行車靠牆休息,喝一杯叔叔送的井崗山翠綠,逛莊園:

               

農家樂莊園門口,這個地方是用來停車的。

               

農家樂水庫,冬季水基本幹了,春夏開始漲,眼睛能看到的綠色部分都會被淹沒。

               

櫻桃樹

               

葡萄樹

               

叔叔種的蔬菜,用草把蔬菜紮起來,據說是這樣可以更好吃。

                                           

上下兩張圖表示的大致莊園範圍,一開始這個地方就和遠處綠色的山一樣都是樹,叔叔用挖機把山翻了個遍,然後改造環境種上植物和蔬菜。

                                           

柚子樹

                                           

黃金菊

               

自己打的井,純正農夫山泉!

               

園內的鬱鬱蔥蔥,歸功於這個農家肥池,所有植物都沒用複合化肥。

               

土雞,燉一隻~

接下來聞聞木柴的味道:

               

炊煙裊裊升起~

土灶、柴火、風箱、火鉗、鐵鍋、大鍋鏟、炊煙……這樣一幅鄉村風景畫,帶著焰火溫暖的回憶,你是否依稀記得。

               

(豬肉、鴨、鵝排骨全部自給自足)

用柴火燒出的菜,摻著一股柴火味,儘管土灶已經漸漸退出時代,但是土灶柴火燒出來的飯菜滋味,卻是牢牢抓住了很多吃貨的心木柴在燃燒時會散發木材特有的味道,通過鍋蓋的縫隙,滲入到食物中,這一股子味道,讓人著迷。

               

(醃魚,直接加酒和香料,自己池塘養的,肉鮮美無腥)

               

(黃酒,糯米釀製)

               

瓦盤珍饈,秀色可餐

               

叔叔和阿姨

您有多久沒聞到炊煙的味道?

「和煤氣灶相比,柴火旺,鍋底受熱的溫度均勻,這樣做出來的食物在由生變熟的過程中是同步的,味道就會更好些。此外,大鐵鍋厚實碩大,翻炒食物易於信手揮灑,攪拌更均勻,火候也很容易掌握。」柴火燒出來的東西就是非常好吃,蒸的饅頭、煮的稀飯、煎的蛋、攤的餅,有一種特殊的口感,這是煤氣灶燒不出來的味道。」

我自己查了一下,我國古代烹飪藝術集大成的食書《調鼎集》,就有詳細列舉各種木柴烹煮:「桑柴火:煮物食之,主益人。又煮老鴨及肉等,能令極爛,能解一切毒,穢柴不宜作食。稻穗火:烹煮飯食,安人神魂到五臟六腑。麥穗火:煮飯食,主消渴潤喉,利小便。松柴火:煮飯,壯筋骨,煮茶不宜。櫟柴火:煮豬肉食之,不動風,煮雞鴨鵝魚腥等物爛。」

so,想不想來一頓柴火飯?叔叔這裡可以哦,農家樂對外開放,江西省永豐縣石鋪村綠色農場,水果雞鴨豬魚均有,想來就在後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