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他人肯定的美好,不是真美好


受和尚教 當願眾生 入無生智 到無依處



假如能不依於外面的情境,而就現實的生活經常的產生喜悅,那就不一樣了。就像一個人會游泳,游泳的能力便永遠跟著他,不需要逢人便游給人看;一個人長得美,就是美了,也無需時時向人顯示自己的美。這些都是原本就具足的,不需要特別顯現出來,也正是無依的情況。而我們缺乏這種認知,所以處處要透過自我來表現。

每個人其實原本就具足了美麗,卻還要努力的使自己更加美麗出眾得到別人的讚美,這只有證明自己原本不美。人又老愛要尋求一個依靠,殊不知尋求依靠正是人類災難的開始,煩惱、挫折、空虛、無奈皆由此而來。更不幸的是,我們所依靠的都是虛幻的,即使靠到了牆壁,也變成是紙糊的,所以我們常常會緊張恐懼。

緊張恐懼皆來自自我。當人得到一點成就,就會有滿足感,而這種滿足感的流露,正是自我的表態,可是我們全然不知,完全在無知的深淵裡喪失了,十分可惜。

這些損失與傷害都得由自己承受,不僅是這一輩子,你生生世世都會面臨。所以說,今生今世能夠聽聞佛法,應該不只是聽聞而已,而且還要找到真實的法,不單單是表面上學佛就算了,還需要有一個真正可為修行的正法;能夠讓你拋棄過去的依賴性,走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就是無生智、無依處。



文章出自:《智慧一切搞定》第十七章:戒不是用來綁人的,要懂得「具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