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觀音法門


許多人在持念聖號時是抱著消失祈福的心態的,這倒無所謂,因為佛法並不因修習者有求無求來決定能否得到感應,關鍵在於修習者本身有沒有內在世界,外在的一切都好解決,想想看了生死、出三界這麼高難度的目標都能得到了,人間的一點小福報怎會達不成。問題是如果沒有內在世界,光求這些就沒用了。事實上絕大部份的修行人,他們的終極目標都不在消災祈福上,而是有更重要的困難點要去突破,這些小問題小障礙根本自己就能跨越過去,無需自求助於觀音菩薩,此時菩薩所扮演的角色只是個媒介,用來提升我們的生命品質。當一個人的生命品質低劣時,災難會時時出現,因為生命品質低者物質欲望會特別強,他不懂得內在精神世界的殊勝,只好向外追求,而由於智慧福德的不足,所追求的外在世界還很粗糙。可是如果生活品質提升後,對外在世界的要求就會變得精細了,生活品質也會跟著提升,雖然生活品質並非究竟,也不一定為我們所需要,但如果具足了,在運用上會有很大的方便,就像一般人所說,錢並非萬能的,但沒有了錢就萬萬不能了。


總之,一個生命品質低劣的人,即使再有錢也很難在生活品質上達到滿足,他們對於物質的欲望永遠有著無止境的需求,這種需求其實是一種痛苦,所以佛法對於生活指導最特別強調的就是內在世界的建立,如果不能建立好自己的內在世界,那外在的一切都只不過是強烈的逼迫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