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台灣中央社1月1日報導,台灣一醫生為兩個兒子都打了子宮頸疫苗,原因是他認為環境中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的機會很多,這麼做是多一層保護。婦產科醫生更直言,子宮頸疫苗應該正名為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才對,免得誤導以為只有女性才可以打。


這名醫生說,生活中發現過有人感染疾病是因為用了他人的滑鼠,他在實際看診中也經常看到有小朋友皮膚上長了病毒疣,詢問之後才知道很可能是全家去泡溫泉時坐在池邊而感染,而病毒疣也是由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引起。

所以,施打子宮頸疫苗除了可以預防因性行為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也可以預防在生活中感染。

婦產科醫生說,事實上男性很可能因為感染了而引起睪丸癌或肛門癌,施打子宮頸疫苗可以預防這種感染,而且幾乎全面地防制了人類乳突病毒,因此這個疫苗一開始在藥的說明單上就沒有限制女性使用,而且他更應該更名為人類乳突病毒疫苗,讓男女都可以使用。

定期醫療險怎麼挑才有保障?聽聽專家怎麼說…

友邦人壽友醫靠

他指出,曾有政治人物在選舉時提出子宮頸疫苗應納入健保全民接種的政見,無奈一直未能實現;目前子宮頸疫苗只能自費接種,除了有家長替兒女接種,許多上班族、企業人士也都自費私下接種。

該醫生還說,一般不管男性或女性,想要接種者應先檢查是否感染,並等治癒後再接種效果才會最佳。

婦產科醫生也指出,為了預防和性伴侶交叉感染,打疫苗仍是一個很好的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