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爭,我們聽得最多的就是兒時的演義小說中的情節:雙方擺開陣勢,大將主帥上場與對方單挑,一旦己方大將獲勝,後面的士兵一陣衝殺,把敵軍打得大敗虧輸。

歷史上,這種打法屬於個案,不是普遍現象,而且規模很小。兵對兵,將對將的戰鬥,也是說唱藝術對人物形象處理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孫子兵法》真的要輸給武功秘籍了。

中國歷史上,有關戰爭的著述很多,但是基本上都着眼於戰爭的謀略敘述,對於具體戰鬥的細節講得很少。講得全面的,可能只有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了。

上古時代的戰爭,部落間常常因為爭奪資源而起衝突。那時沒有陣勢,也沒有主將,大家一涌而上。黃帝大戰蚩尤有可能類似,只是規模更大,影響更深。電影《軒轅大帝》中的戰鬥場景感覺比較可信。

國家建立後,戰爭方式也發生了更為先進的變化。《呂氏春秋》記載,夏朝末年,商湯與夏人的戰鬥就有小規模的車戰。但是目前也只有商朝的戰車實物出土,春秋戰國時期,部隊的編制情況可參見以往的文章《春秋時期的軍隊是如何編制的?千乘之國到底有多少兵?》

車戰對於地形的要求很高,使用車戰,通常是雙方相約一個平坦開闊的地帶為戰場,兩軍對壘,還要給敵方留出車道,否則兩車迎面相撞,仗也就打不成了。

戰鬥開始,雙方擂鼓相向衝鋒。鼓聲可以提振兵士氣勢,同時協同步伐,以保持完整的隊形。

隨着雙方的不斷接近,車左開始放箭,當雙方更加接近時,車左會放下弓,與車右一起持戈砍殺。戈的作用此時比矛的效率更高。這也是在先秦時代,戈為什麼會成為主戰武器的原因。

在戰鬥中,車兵與步兵配合前行,車兵與對方的車兵相遇,廝殺,而己方的步兵與敵方的步兵廝殺,車兵在車上居高臨下,斬殺步兵很容易,所以,最終的戰鬥基本上會形成車對車,兵對兵的局面。雙方各自衝過對方的陣營,再掉頭反回來沖,直到最終一方潰敗。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早期的約戰出於無奈,也影響了那個時代的價值觀念:重信守諾。

到了春秋時代,戰爭開始慢慢使用計策了,也就是有了軍事思想。孫武是首先發揚光大我國軍事思想的人,後來的孫臏、吳起、白起等人把用兵之道進一步深化,到了韓信時代,軍事用兵已經沒有規則可言了,各種計策層出不窮。

所以,縱觀我國戰爭史,可以看作是有規則戰爭到無規則戰爭的一個過程。

三國演義、隋唐演義、岳飛傳等作品裏,把單挑當成了主要的戰鬥方式,是藝術化的誇張處理。

歷史上,關羽是否使用青龍偃月刀也有考證,偃月刀最早出現在唐朝,所以歷史上,關羽根本就沒用過刀。此外,小說中的黃忠和魏延的大刀,徐晃的大斧、黃蓋的鐵鞭、呂布的方天畫戟等等也都是虛構出來的。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