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最初對君子這個詞的認識,可能大部分都來源於《詩經》,畢竟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猶如神曲一般,超級「洗腦」,那麼,究竟什麼樣的人才稱得上君子呢?德才兼備,文質彬彬,有學問、有修養、有內涵、有作為的人,才稱得上「君子」。然而,在中醫的世界裡,竟然也有幾味中藥,被譽為君子,而這其中,還牽涉出一個十分重要的方劑。
在中醫的世界裡,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四味中藥,由於藥性平和,溫文爾雅,被譽為藥中四君子,而由這四味中藥組成的方劑,便是大名鼎鼎、名流千古的四君子湯。由於四君子湯奇特的配伍,恰到好處的功效,因此,被古今名醫廣為推崇,迄今仍是一個臨床使用頻率很高的中醫方劑,可謂是十分難得。
四君子湯的源頭源自宋代的官修方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全方僅僅四味中藥,「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原方對劑量沒有明說,只說「各等分」,當然,這個各等分也不是毫無規律的隨口一說,而是經過諸多醫家深思熟慮且驗之臨床,且行之有效的一種方案。這四味中藥各等分,從劑量上不分彼此,在臨床使用時,四味中藥也是各司其職。
四君子湯是時方派的經典良方,堪稱「時方第一方」,其精妙的配伍,令人嘆為觀止。四君子湯,全方以人參為君藥,甘溫益氣,主要作用是健脾養胃;以白朮為臣藥,藥性苦溫,主要作用是健脾燥濕;以茯苓為佐藥,藥性甘淡,主要作用是健脾滲濕;以甘草為使藥,甘緩和中,主要作用是調和諸藥。四味中藥共同搭配,重在益氣健脾,培補人體的後天之本。後世醫家,也常常將黨參替代方中人參,也是可行的,只不過黨參的劑量,要比人參的劑量大很多才能起到相應的效果。
古人在使用四君子湯的時候,服用方法也是頗為奇特,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宋代,十分流行煮散的服藥方式,這種煮散類似宋代的煮茶,看過《夢華錄》的就知道,宋代的煮茶,真是一種高雅的技藝。而宋代流行的煮散,將中醫方劑推向了一個新方向,引領了新風尚,帶領了新潮流,頗具特色。宋代在使用四君子湯的時候,是將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四味各等分,研為細末,用瓷瓶裝好,每次服用的時候,取藥末兩錢,用水一盞(大約現代的200~300毫升),煎去三分水,剩下七分(大約140~210毫升)藥汁,加食鹽少許,或者用白湯(煮白肉的湯,或者不加作料的菜湯,或者麵湯,或者米湯均可)。
古人用四君子湯加食鹽或者用白湯點服,是有它獨特含義的。食鹽,早在《名醫別錄》裡就記載它「主腸胃結熱,喘逆,胸中滿」,《本草拾遺》中更是認為,「調和腑臟,消宿物,令人壯健」;《日華子本草》進一步指出,「消食,滋五味,長肉,補皮膚,通大小便」,足見,食鹽對人體的確有著重要作用,平和的四君子湯,加點食鹽引入,可以更好的發揮四君子湯益氣健脾的作用。而加白湯,意義在於,增加人體的水谷之氣,與四君子湯有同氣相求之妙。
四君子湯十分奇妙,四味中藥中規中矩,因此被譽為「君子」。然而在臨床使用的時候,也會根據病症的不同而加減化裁。比如心煩口渴,可以加黃芪;胃寒,嘔吐涎沫,可以加丁香;脾胃不和,可以增加白朮的劑量,另加生薑、大棗;脾虛濕困,可以增加人參的劑量,再加木香、砂仁;脾弱,腹脹,不思飲食,可加扁豆、粟米;食積,納差,可加焦神曲;心悸失眠,可加酸棗仁……四君子湯的奇妙之處,也在於加減化裁,一個四君子湯,它的化裁方,都有不少被演變成經典名方的。
俗話說,脾胃虛弱百病生,而四君子湯這個奇效良方,恰好是脾胃虛弱的「克星」,對證使用,脾胃好了,身體強壯了。四君子湯全方藥僅四味,主要具有益氣健脾的作用,最適合脾胃氣虛證,在臨床上,常以面色萎黃,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為基本症狀,舌脈上,常以舌淡苔白,脈虛弱為基本特點。四君子湯具有「溫而不燥、補而不峻」的特點,因此適應證很廣,現代臨床中,只要符合脾胃氣虛、脾胃虛弱病機的,都可以按四君子湯辨證使用。不過,四君子湯也不是萬能的,比如濕熱體質、實熱病性,以及陰虛火旺、過敏體質的人群,不宜使用。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神希園(全球中醫人士的精神家園,中醫生命科學的博物圖鑑),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