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胖大海

【拼音名】Pànɡ Dà Hǎi

【別名】安南子、大洞果(《綱目拾遺》),胡大海、大發(張壽頤),通大海(《獸醫國藥及處方》),大海子(《中藥志》)。

【來源】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的種子。4~6月,由開裂的果實上採取成熟的種子,曬乾。

【形態】落葉喬木,高30~40米。樹皮粗糙而略具條紋。葉互生;葉柄長5~15厘米;葉片革質,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10~20厘米,寬6~14厘米,先端鈍或銳尖,基部圓形或幾近截形,全緣,光滑無毛。花雜性同株,成頂生或腋生的圓錐花序;花萼鍾狀,宿存,裂片披針形;花瓣呈星狀伸張;雄花具雄蕊10~15,罕至30,花葯及花絲均具疏柔毛,不育心皮被短絨毛;

雌花具雌蕊1,子房為5個被短絨毛的心皮組成,具1細長纖弱的子房柄,柱頭2~5裂,退化雄蕊為一簇無柄花葯。蓇葖果1~5個,著生於果梗,長18~24厘米,基部寬5~6厘米,呈船形,在成熟之前裂開;最初被疏柔毛:旋脫落。種子梭形或倒卵形,長18~25毫米,直徑12毫米,深黑褐色,表面具皺紋;子葉大,長12毫米,寬10毫米,半圓形,胚乳豐富。

【分布】生於熱帶地區。分布越南、印度、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等地。主產於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地。

【性狀】乾燥種子呈橢圓形,狀似橄欖,先端鈍圓,基部略尖,長2~3厘米,直徑l~1.5厘米。表面棕色至暗棕色,微有光澤,具細密的不規則皺紋,基部具淺色的圓形種臍。外種皮質輕而疏鬆,易剝落,遇水膨大成海綿狀塊。內種皮紅棕色至棕黑色,先端有一黃白色的圓斑。剝去內種皮後,胚乳肥厚,成2片,暗棕色或灰棕色。子葉2片,緊貼於胚乳,菲薄而大。氣無,久嚼有粘性。以個大、棕色、表面皺紋細、不碎裂者為佳。


【炮製】除去雜質,篩去泥沙即可。不能用水洗。

【性味】甘淡,涼。

①《綱目拾遺》:"甘淡。"

②張壽頤:"味淡微甘,性溫。"

③《藥材資料彙編》:"甘淡,性涼。"

【歸經】歸肺、大腸經。

【功效】清熱,潤肺,利咽,解毒。治乾咳無痰,喉痛,音啞,骨蒸內熱,吐衄下血,目赤,牙痛,痔瘡漏管。《綱目拾遺》:"治火閉痘,並治一切熱症勞傷吐衄下血,消毒去暑,時行赤眼,風火牙疼,蟲積下食,痔瘡漏管,乾咳無痰,骨蒸內熱,三焦火症。" (胖大海的功效與作用)

【用法】內服:煎湯,1.5~3錢;或泡茶。

【附方】①治乾咳失音,咽喉燥痛,牙齦腫痛,因於外感者:胖大海五枚,甘草一錢。燉茶飲服,老幼者可加入冰糖少許。(《慎德堂方》)

②治大便出血:胖大海數枚,開水泡發,去核,加冰糖凋服。因熱便血,效。(《醫界春秋》



以上內容摘自網絡,謹對原作者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