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人每天給一個乞丐十塊錢,後來娶了妻子,開銷大了,每天隻給乞丐五塊錢,後來生了孩子,家庭負擔更大了,每天隻給乞丐一塊錢。乞丐很生氣:你怎麼能拿我的錢養活你家妻子孩子呢?

明明誰也不欠誰。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你開始慷慨的時候,人家千恩萬謝;你繼續慷慨,人家的感恩之心也隨著淡化,直到把你的付出看成理所當然。等到哪天你稍有懈怠,或是能力不及,不再維持一如既往的慷慨,他就開始心生怨懟了。

這點跟階層無關,乞丐如此,一些顯貴也如此。

朋友在一家4S店做汽車銷售的,能力強人也挺好,老板經常讓他幫忙處理分外的事,能幫的他都盡量幫。老板也從不客氣,一下讓他去外地調個車,一下讓幫客戶開車取車,甚至修車,總之就是各種雜活都讓他干,他也從來沒拒絕,反正自己都辦得到。但他的工作是銷售啊。有一次,老板又讓他幫忙應付一個客戶的車的小毛病,碰巧那時朋友心情不好,就拒絕了。這下老板有意見了不開心了,開始處處刁難他,最後朋友受不了直接辭職不干。能做到4S店老板的人,按說氣量也不會小,但也還是落入“升米恩,鬥米仇”的窠臼。

也跟年齡無關。

高中的時候,學校訂了學生奶,班里有個同學甲不喜歡喝奶,每天早上都把自己的那盒奶給同桌乙喝,有一天她在毫無征兆的前提下給了後張桌的同學丙,乙居然為此記恨了很久。她忘記了,那盒牛奶本來就是甲的,甲喜歡給誰就給誰。

有一次下班,拖著滿身的疲憊上了14路,公車居然有位子,一屁股就坐下了。接著每個站都有不少人上車,車廂人也漸漸擁堵。到了珠影站,一大波的人上車,其中一個七八歲的小孩,上來就帶著哭腔大喊“沒有位子坐,沒有人給我讓座,快給我讓座!”,他母親以同樣洪亮的嗓音漂亮地回了句“沒有位子,你就站著,扶穩!”這是我第一次沒有給“有需要的乘客讓座”。這個小孩大抵也隻是習慣了每次搭公車都有人給他讓座。母親的回答告訴了孩子,其他乘客不欠你的,即使是別人舉手之勞的幫助應該感恩,感謝。

想到《世說新語》賢媛篇里有這樣一則故事:三國時,吳國有個叫趙姬的女人,閨女出嫁前,她說“到了婆家,你可千萬不要做好事喲。”閨女不解問母親:“您不讓我做好事,那我可以做壞事嗎?”母親立刻正色道:“好事都不能做,更何況是壞事!”其實好事不是不可以做,怕的是他人習慣了這樣做,甚而認為天生就該這樣做。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做好事”,有時候,生活里好人好事無需做盡。雖然都知道“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可當一方的慷慨成為另一方的習慣,並養成心理依賴,一旦其慷慨發生變故,受幫助的一方心理還是很難轉換過來的。慣性思維里面,恩中會招怨,慷慨助人也是要講究度,彼此關系才能細水長流愈久彌香。

明明誰也不欠誰。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你開始慷慨的時候,人家千恩萬謝;你繼續慷慨,人家的感恩之心也隨著淡化,直到把你的付出看成理所當然。等到哪天你稍有懈怠,或是能力不及,不再維持一如既往的慷慨,他就開始心生怨懟了。

最後的最後,關於助人為樂這回事,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