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小師
有福報而沒有慧見的人不懂得惜福積福,有慧眼而沒有福報的人卻懂得為自己積福免禍......究竟福報與智慧哪樣比較重要?
慧德勝過福德........終南庸朽述
清朝順治年間,京北順義縣,貢大戶,家有田百頃,騾馬成群。中年得子,乳名慶有;給貢大戶種田的佃戶李大,這一年也生一子,取名李福。待貢慶有長到七歲,貢大戶即請一位飽學先生教子讀書;佃戶李大,見貢大戶之子讀書,也就想起自己的兒子李福,也該上學讀書了,於是央求貢大戶,將子伴慶有讀書。大戶本是專舘,即同教師說知;教師答允,李福即伴慶有讀書。光陰如箭,到了李福十四歲時,即同慶有俱住書院,日即同讀,夜即同宿;有一夜,李福正在熟睡,忽見天上開了一個大門,由天上落下二位神人,正落在書院中;有一神人,手指貢慶有,向另一位神人云:「他怎麼樣?」那神說:「他是全福之人。十七歲中秀才,十九歲中舉;將來位至二品,一世榮華。」那位神人,又指著李福,向另一位神人說:「他呢?」那位神人說:「苦命人也。貧苦一世,功名無份。」言畢,二位神人冉冉登空而去;二神人進天門後,天門關閉如初。李福醒來,以為奇怪,即與他父母大眾說知;待至貢慶有十七歲,果然中了秀才。
此時李福已不讀書,在家種田;李福雖然種田,心中留意慶有的行為。見慶有刻薄成性,殘忍暴戾,無一是處;而慶有自從中秀才後,一直高陞,陞到二品大員;但慶有居官,貪贓舞弊,殘毒百姓,壓良為賤,。慶有的行為,在李福的心中完全是罪惡,認為慶有必得惡報;那知慶有年至七十一歲,人財兩旺,子孫滿堂;非但如此,而慶有尚能豫知他自己幾時死;在未死之前,即囑咐其子,如何料理後事。但李福同慶有的行為大不相同,李福對自己是克勤克儉,對人則量力行方便;是善即為,是惡不為;對於慶有這樣惡人,居然能享一世福,而且尚豫知死期,他心中非常不平,認為陰司也有了私弊,決心隨慶有至陰司看個究竟;於是亦告知其子曰:「吾至某日亦死。」亦令其子料理後事;但李福自己心有成竹,他是想看看慶有死去之後陰司對慶有究竟如何,非跟着他看個清楚不可。李福對兒子說幾時死,並非真知,乃是準備一包毒藥,如果慶有真的如期死了,他即吃毒藥,跟着他去見閻王;那知慶有到了他豫說之期,真的死去,李福也服毒藥死了。
去到地府,正趕上,見到閻王出來迎接慶有。閻王將慶有的事辦畢,這才見到李福,說:「你怎麼也來啦?」李福說:「吾是為跟着慶有而來。陽世之人,怕勢力,敬財主;怎麼你陰曹閻王,也怕勢力敬財主呀?夫慶有在世,殘毒刻薄,作惡萬端;吾想在陽世未遭惡報,到陰司定受極刑,不想陰世與陽世一樣。」閻王說:「你稍微等一等,叫你明白。」即命判官將簿子打開一看;在慶有名字上,一行一行......閻王說:「慶有因前世行有很多大善,這世雖然作惡,將前世善功消耗不少,但仍餘大善很多;轉生仍是享福,不過沒上世大啦!至於所作之惡,尚未至成熟期。你李福前世沒有善事,故而在世應受苦;但因你有了覺悟,一心行方便,所以你在世雖然不算享福,而衣食無缺,也算過得去;但你再轉生,就享福大的多了。」李福懇求閻王,轉生時免給迷魂湯吃,使他轉世後,能再看慶有的行為結果;閻王凖其所請,李福又跟着慶有轉世。
因他未吃迷魂湯,一切全知。見到慶有,又是生到富家,他自己轉生在中等人家,仍是修行;慶有後來長大,官至知縣,仍是殘毒百姓,全無一點惻隱之心;居官貪贓,誣良為盜,為追迫口供,挖去人的雙目;又因一案,刴去人的雙腿;壽活七十餘歲,得病而死。李福篤志行功,這時已修的可以入冥了;這時他見慶有死去,李福即端坐,靈魂跟着慶有去見閻王;這一次與前不同,閻君先來接李福,而後審判慶有;一看慶有名下,善已全享消盡,惟在官,挖了人的雙目,刴了人的雙足,這兩件事,無善抵償,只得用身還債;判慶有轉世,生在一個窮苦人家,可憐雙目失明,雙足殘廢,每日大街乞食,苦不堪言......而李福見到慶有三世果報,心中益怕迷性,墜入輪廻,乃更堅志修行,度己度人;卒至功圓果滿,得成正果,永脫輪廻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