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某個上午,剛做媽媽不久的小張抱著孩子到經開區阿拉大石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種百白破疫苗,在打針的時候孩子就出現臉色發青,嘴唇發紫的癥 狀,拔了針以後,感覺孩子喘氣就不順暢了。」小張說,當時打針的醫生告訴她,接種疫苗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反應,過會兒就好了。聽到醫生這麼說,她就抱著孩 子回家了。
 
當天傍晚,小張看孩子臉上的青紫色沒退,便按照醫囑給孩子吃了一顆白天打針時醫生給的藥丸,希望孩子吃藥 後能夠轉好。到深夜的時候,小張查看孩子的狀況,發現孩子上身、腿上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感覺情況更嚴重了,夫妻二人抱著孩子急忙趕往該衛生服務中心,半 途中,剛出生不足4個月的孩子就走了。
 


家長需謹記:


接種各類疫苗的禁忌!
禁忌一般分兩大類,一類是暫時禁忌;另一類是絕對禁忌。
早產兒、難產兒,正在發熱或患一般疾病的急性期兒童就屬於「暫時禁忌」。
這些寶寶可以在疾病康復後補種。但是,如果你的寶寶具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嚴重過敏體質,就屬於「絕對禁忌」,接種疫苗可能發生異常反應,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絕對不可接種疫苗。


卡介苗禁忌


早產的寶寶、低於出生體重的寶寶(出生體重小於2500克)、難產的寶寶應該慎重。
正在發熱、腹瀉、嚴重皮膚病的寶寶應緩種。結核病,急性傳染病,心、腎疾患,免疫功能不全的寶寶禁種。


脊髓灰質炎三階混合疫苗禁忌服苗前一周有腹瀉的寶寶,或一天腹瀉超過 4 次者,發熱、急性病的寶寶,應該暫緩接種。


有免疫缺陷症的寶寶,正在使用免疫抑製劑(如激素)的寶寶禁用。對牛奶過敏的寶寶可服液體疫苗。


百白破疫苗禁忌


發熱、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發作期的寶寶應緩種。
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癲癇),有抽風史的寶寶,嚴重過敏體質的寶寶禁用。
 


麻疹疫苗禁忌


患過麻疹的寶寶不必接種。正在發熱或有活動性結核的寶寶,有過敏史(特別是對雞蛋過敏)的寶寶禁用。注射丙種球蛋白的寶寶,間隔一個月後才可接種。
 


乙型腦炎疫苗禁忌


發熱、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發作期的寶寶應緩種。有腦或神經系統疾患,過敏體質的寶寶禁種。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禁忌


腦及神經系統疾患(癲癇、癔症、腦炎後遺症、抽搐等),過敏體質,嚴重心、腎疾病,活動性結核病的寶寶禁用。發熱、急性疾病的寶寶可緩種。
 


乙肝疫苗禁忌


肝炎,發熱,急性感染,慢性嚴重疾病,過敏體質的寶寶禁用。
 


甲肝疫苗禁忌


發熱、急性病或慢性病發作期的寶寶應緩種。免疫缺陷,正在接受免疫抑製劑治療的寶寶,過敏體質的寶寶禁用。
 


有些家長明知寶寶有接種禁忌,但仍心存僥倖,接種前不向醫務人員說明情況,這樣接種疫苗是十分危險的。萬一出了問題對的寶寶可就是百分之百的損失,到時候就追悔莫及了。
 

疫苗反應


疫苗雖經滅活或減毒處理,但畢竟是一種蛋白或具抗原性的其他物質,對人體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引起的。其實這也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就象感冒發熱一樣是機體在抵禦細菌或病毒。
 



無需驚慌!正常反應多護理!
 
局部反應如輕度腫脹和疼痛。百白破疫苗接種后,寶寶屁股上出現硬結就是吸附製劑接種后常見的現象。
 
接種疫苗后的全身反應有發熱和周身不適,一般發熱在 38.5℃以下,持續1~2天均屬正常反應。無論局部還是全身的正常反應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多喂水、並注意讓寶寶多休息即可。如果寶寶高熱,可服用退燒 藥,可以做物理降溫、吃些富有營養又好消化的食物、多喂水並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



專家提醒


有時會趕上接種疫苗剛好和其他病偶合的情況,只有仔細地觀察和分析才可鑒別。萬萬不可以看到接種后發熱就只想到接種反應,遺漏了原發病造成誤診。
 
高能預警!不正常應馬上就醫


●局部感染、無菌性膿腫;暈針、癔病;皮疹、血管神經性水腫、過敏性休克等。
 
●遇到暈針、過敏性休克應立即讓寶寶平卧、頭部放低、口服溫開水或糖水;與此同時立即請醫生作緊急對症處理。
 
●出現皮疹,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寶寶應用脫敏葯。
 
●出現過敏性休克一般表現為接種后很短時間內寶寶面色發白、四肢發涼、出冷汗、呼吸困難、甚至神志不清、抽風等。此時一般醫生會立即給寶寶進行皮下注射腎上腺素,同時給激素和脫敏葯觀察治療。

對於體質較弱或有特殊疾病的嬰幼兒,接種疫苗減少疾病風險尤其重要,因為這樣的孩子患病後病情會更為嚴重。要更好地保護這些孩子,不僅要及時接種, 同時還要減少接種風險。可以選擇聯合疫苗,比如能預防5種疾病的五聯苗,從常規的注射12針減少到4針,寶寶可以少打8針,就意味著減少8次不良反應和交 叉感染的風險。
 
而且也有許多家長會在讓小孩接受疫苗接種時抱錯姿勢,正確姿勢應該要採取摟抱式的接種體位

孩子在接種疫苗時會掙扎、哭鬧,所以摟抱式的接種體位既能很好地固定孩子,又能讓孩子有安全感,適合家長採用。比如準備在孩子右大腿接種疫苗時,應讓孩子坐在家長的右腿上,家長應用右臂摟住孩子,使其頭部靠在自己胸前,將其左臂放在自己身後,並用左手握住孩子的雙側小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