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今天3/20大家打開臉書會發現一個提示,那就是「今天起,正式邁入春天了!」

沒錯!今天就是2016「春分」!

甚至連Google都有提醒大家這個大日子呢~



但其實你知道嗎?


「春分」其實不是代表春天到了!而是代表春天已經過了一半,一般來說氣溫也將開始陸續回升,告別陰陰涼涼的冷天氣囉!


然而,除了在這個日子要和親朋好友一起玩樂,你也別忘記來認識一下「春分」

24節氣當中的「春分」,日夜對分,白天時間也會開始漸漸變長,而農民們也會特別注意這個日子,因為要開始早氣下田。並且「春分」時節氣候變化大,氣溫不穩定,更要特別注意農作物是否會有病蟲害!

                     

▼「春分」通常在國曆的3月20~22日        


                      

  • 然而在天文學上的定義,春分其實是指一瞬間,今年2016的春分則是20日的中午十二點半,到時陽光正巧直射赤道,使得晝夜長短幾乎一樣長,之後陽光直射位置漸往北移,白天的時間也會開始變長。


春分習俗知多少,6大春分習俗盤點        


春分習俗有哪些?


節氣習俗做為古早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直有著獨特的文化魅力。春分節氣有很多有意思的習俗,這些習俗不僅有深刻的文化含義,也和天人合一的養生思想聯系起來。春分有什麽習俗,春天的習俗有哪些,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一一來介紹。



 


1、豎蛋        


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千千萬萬的人在做"豎蛋"試驗。

這一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遊戲",目前尚難考證。不過其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豎蛋遊戲的最佳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
 


2、吃春菜        


昔日四邑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

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春菜一般家裏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有順口溜道:“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慢慢地這也成了一個習俗。一年自春,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3、送春牛        


春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春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

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春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春”,說春人便叫“春官”。



4、粘雀子嘴        


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庄稼。
 


5、春祭        


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

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後,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區春季祭祖掃墓,都從春分或更早一些時候開始,最遲清明要掃完。各地有一種說法,謂清明後墓門就關閉,祖先英靈就受用不到了。
 


6、拜神        


春分前後的民俗節日有二月十五日開漳聖王誕辰:開漳聖王又稱"陳聖王",為唐代武進士陳元光,對漳洲有功,死後成為漳洲守護神。

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每逢誕辰,信徒多茹素齊,前往各觀音寺廟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祭日:三山國王是指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春為守護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為主。


2016年的春分,過敏兒可要特別注意!        


2016「春分」天氣不穩定大家更要照顧好身體,而且流感現在這麼嚴重,可別忘了在季節交替時好好保重身體!

另外,過敏兒通常在春天時都會感覺特別嚴重,像是發生鼻塞、流鼻水、頭痛的現象,所以大家出外盡量帶有效防堵鼻腔吸入過敏原的口罩。

 


       


另外,由於春分時節開始人體內正處於旺盛時期,也容易造成高血壓或是生理期失調等疾病,不少專家表示春分時節要注重養肝!避免辛辣上火的食物,可以多補充維他命 C、營養均衡的當季蔬菜,像是波菜、春筍等都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