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性淹溺」你聽說過嗎?


就是這名小學生,在他去泳池游完泳一小時後,竟然溺水身亡,如果是在泳池發生的情況能夠緊急反應做出急救,而這種乾性淹溺卻往往無法進行急救而造成缺氧狀態。

 

在泳池的時候,這個孩子並沒有任何的立即型反應,醫生卻說他喝下了太多的水。他的媽媽對於這個悲劇非常驚訝,她表示自己陪着兒子走回家後洗完澡明明都是好好的,孩子只是說累了想要睡覺。她認為孩子游完泳以後感到累也是正常的,沒想到去叫他起床的時候卻發現孩子已經斷氣了、沒有任何回應,臉都是腫的,口吐白沫,真的很可怕!


醫護人員表示這種「乾性淹溺」雖然少見,但也不是沒有發生過,消防隊隊長Bob說,全美大概只有10%—15%的溺水案是這種乾性淹溺,雖然比例不高,但是大家還是要提高警惕!


       

 

乾性淹溺如何分辨? 


第一,要注意孩子在水中有無異常情況


第二,注意孩子有無唿吸困難、倦怠和異常的行為。倦怠就是出現乏力,比以往要嗜睡,難以喚醒,很突然的缺氧,而且可能伴隨咳嗽嗓子疼等等。


這種乾性淹溺往往容易被忽視,所以朋友們在游泳以後,尤其是對於游泳初學者或者是孩子來說,如果發現這些情況,一定要格外注意、馬上急救,不要事故發生以後再後悔莫及!



淹溺分為乾性淹溺和濕性淹溺


溺水也稱為淹溺,淹溺為分為乾性淹溺和濕性淹溺兩大類。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叫乾性淹溺,什麼叫濕性淹溺?



乾性淹溺:


國內解釋的由於淹溺者突然受到冷水刺激與極度驚慌引起反射性喉痙攣及支氣管痙攣導致窒息而死,肺部沒有積水。

 

但國外有種說法是『乾性溺水」指的是進入肺部的水量少,當時沒有任何生命危險,出水之後幾個小時內死亡。一般多發生於游泳初學者,尤其兒童,不知不覺嗆了少量水到肺裡,初並不影響各項活動,隨着時間推遲,肺功能越來越受到影響,開始出現乏力(非常),並且嗓子疼,咳嗽,唿吸困難症,接着會做出一些奇怪的行為,最後口吐白沫而死。


還有一種情況是溺水的人被搶救上岸之後,雖然神志清醒了,但由於肺內的水沒有完全排出,繼續會面臨二次死亡威脅。



濕性淹溺:


1. 淡水淹溺。江、河、湖、池中的水一般屬於低滲,統稱淡水。水進人唿吸道後影響通氣和氣體交換;水損傷氣管、支氣管和肺泡壁的上皮細胞,並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減少,引起肺泡塌陷,進一步阻滯氣體交換,造成全身嚴重缺氧;淡水進人血液循環,稀釋血液,引起低鈉、低氯和低蛋白血症;血中的紅細胞在低滲血漿中破碎,引起血管內溶血,導致高鉀血症,導致心室顫動而致心臟停搏;溶血後過量的游離血紅蛋白堵塞腎小管,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

 

2. 海水淹溺。海水含3.5%氯化鈉及大量鈣鹽和鎂鹽。海水對唿吸道和肺泡有化學性刺激作用。肺泡上皮細胞和肺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受海水損傷後,大量蛋白質及水分向肺間質和肺泡腔內滲出,引起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腫。高鈣血症可導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臟停搏。高鎂血症可抑制中樞和周圍神經,導致橫紋肌無力、擴張血管和降低血壓3。


3. 溫水與冷水溺死 兩者有顯著差別。無氧後4-6min發生腦死亡的概念不適用於冷水中近乎溺死的病例。冷水中(水溫<20℃),某些病人心臟停搏後30min後仍可復甦,但在水中超過60min復甦不能取得成功。存活可能的原因歸於哺乳類的潛水反射。人潛入冷水時可迅速發生反應,表現力唿吸抑制、心率減慢,對窒息相對有阻力的組織出現血管收縮,以保持大腦及心臟的血液供應,這樣,氧送到並只在即刻持續生命所需處使用。水越冷,越會有更多的氧送到心臟及腦。潛水發射也可因恐懼引起,且年輕人的潛水反射更突出。水溫<20℃,身體的代謝需要僅為正常的1/2。水越冷,存活的機會越大。

 

不管是何種原因造成的淹溺,都會引起全身缺氧,可導致腦水腫。唿吸道吸入污水可發生肺部感染。病情惡化可發生急性唿吸窘迫綜合徵、播散性血管內凝血、急性腎功能衰竭等併發症。所以,溺水發生時的正確急救對挽救溺水者的生命十分重要。


       


孩子直立在水中也是溺水徵兆


很多人以為溺水的人會大喊大叫驚慌失措,實際上,很多時候垂直在水中,或者好像在水裡垂直爬一個隱形的樓梯。頭大多數在水面上,嘴巴有時候在水外,有時候在水裡,一上一下。實際上即將溺水的孩子:眼睛睜著,嘴巴半閉,身體垂直,有時候嘴巴在水上,有時候嘴巴在水下,上下漂浮。但最最主要的是,身體都是垂直的。

 

如果看到有孩子這樣在水裡,請大人們不要怕麻煩,不管是不是你孩子,請大聲問一下這個孩子是否還好?如果這個孩子不回答,寧可你判斷錯了,也要跳入水裡救起這個孩子。也許孩子沒聽到你,也許不願意回答,但也許已經睜眼無法說話和動彈。有些大人們甚至以為孩子在玩兒,實際上已經溺水了。

 


淹溺後如何救


自救


不熟悉水性或誤入水者,積極進行自救十分重要。首先,落水後不要心慌意亂,應保持頭腦清醒。具體方法是,採取仰面位,頭頂向後,口向上方,儘量使口鼻露出水面,以便能夠進行唿吸。唿吸時,唿氣宜淺,吸氣宜深,則能使身體浮於水面,以待他人搶救。千萬不可將手上舉或拚命掙扎,因為舉手反而容易使人下沉。


會游泳者,若因小腿腓腸肌痙攣(抽筋)而致淹溺,應息心靜氣,及時唿救求得援救。同時,自己應將身體抱成一團,浮上水面,深吸一口氣,再把臉浸入水中,將痙攣(抽筋)下肢的拇趾用力向前上方抬,使拇趾蹺起來,持續用力,直到劇痛消失,痙攣也就停止。

 

互救


救護者應保持鎮靜,儘可能脫去外衣褲,尤其要脫去鞋靴,迅速游到淹溺者附近。對於筋疲力盡的淹溺者,救護者可從頭部接近;對神志清醒的淹溺者,救護者應從背後接近,用一隻手從背後抱住淹溺者的頭頸,另一隻手抓住淹溺者的手臂游向岸邊。救援時要注意,防止被淹溺者緊抱纏身而雙雙發生危險,如被抱住,應放手自沉,從而使淹溺者手鬆開,以便再進行救護。


醫療急救


1. 清除口鼻淤泥、雜草、嘔吐物等,打開氣道。隨後將淹溺者腹部置於搶救者屈膝的大腿上,頭部向下,按壓背部迫使其唿吸道和胃內的水倒出,但不可因倒水時間過長而延誤復甦。


2. 對唿吸、心搏停止者應迅速進行心肺復甦,儘快行口對口唿吸及胸外心臟按壓,口對口唿吸時吹氣量要大。


3. 淡水淹溺用3%生理鹽水500毫升靜脈滴注;海水淹溺用5%葡萄糖500-1000毫升靜脈滴注,或用右旋糖酐500毫升靜脈滴注。此外,糖皮質激素可防治腦水腫、肺水腫、急性唿吸窘迫綜合徵,並能減輕溶血反應。

 


防溺水教育


1. 不會游泳的孩子,千萬不要單獨在水邊玩耍;沒有大人的監護,不要和夥伴們玩水。


2. 游泳前應做全身運動,充分活動關節,放鬆肌肉,以免下水後發生抽筋、扭傷等事故。如果發生抽筋,要鎮靜,不要慌亂,邊唿喊邊自救。常見的是小腿抽筋,這時應做仰泳姿勢,用手扳住腳趾,小腿用力前蹬,奮力向淺水區或岸邊靠近。


3. 小孩子參加游泳應結伴集體活動,不可單獨游泳,最好要有成人的帶領。游泳時間不宜過長,20到30分鐘應上岸休息一會,每次游泳時間不應超過2小時。


4. 小孩子不宜在太涼的水中游泳,如感覺水溫與體溫相差較大,應慢慢入水,漸漸適應,並儘量減少次數,減低冷水對身體的刺激。


5. 小孩子一般不要跳水,可以在水中玩拋水球的遊戲,但不能起鬨瞎鬧、搞惡作劇,不能下壓同伴、深拉同伴或潛水「偷襲」同伴。對剛學會游泳的同伴更不能這樣做。

 

6. 游泳應在有安全保障區的游泳區內進行,嚴禁在非游泳區內游泳。農村的少年兒童應在選擇水下情況熟悉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