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腿,但我還有一雙手,也能為社會做點貢獻。」坐在清平鎮瓦店村衛生室內,今年36歲的李菊洪眼神明亮,語氣淡然。從醫15年,沒有雙腿的她靠著三輪車、小板凳以及丈夫寬闊的後背,一步一步在鄉間小道上丈量了8萬多公里,為轄區內的村民提供醫療服務6000餘人次,提起她,村民們無不交口稱讚。面對村民們豎起的大拇指,她只是微微一笑,「能夠為大家緩解和驅除病痛,能夠看到病人露出舒心笑容,這就是對我最大的獎勵。」
4歲那年,一場車禍奪去了她的雙腿
她想用從醫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1979年,李菊洪出生在清平鎮瓦店村的一個普通家庭,幼時的她聰明伶俐、生性活潑,在父母的關愛下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但在她4歲那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卻降臨到了她的身上。
「當時出事的情況我已經記不太清了。」提到那場車禍,李菊洪的語氣有些苦澀,她只記得,那天幼兒園放了學,她正和小夥伴們走在回家的路上,也許是因為在和大家玩耍打鬧,她逐漸遠離了公路邊,也沒有注意到迎面正有一輛汽車正在疾馳而來……在恢復了意識之後,她已經躺在了病床上,渾身疼痛。
儘管家中傾其所有盡力醫治,但李菊洪還是失去了自己的雙腿,並且是高位截肢,雙腿都僅剩下了約3吋長的短短一截。傷癒出院後,原本生性活潑的她開始變得沉默寡言,每當看見附近的小夥伴們在外嬉戲玩鬧、自由奔跑時,她心裡都會覺得很難過,只能躲在家裡默默流淚。「那時候,我不知道哭了多少次,眼睛經常都是腫的。」
慢慢的,李菊洪學會用手撐著兩根小板凳走路,也終於能夠走出家門了,但因為她有別於常人的行走方式,時常遭到周圍小夥伴的嘲諷,於是「斷腳桿、跛子」代替了她的名字。鄰居長輩看到她「走路」那麼吃力,也總是搖頭嘆氣:「好好的一個孩子,這輩子就這樣毀了……」
面對週遭異樣的眼神,隨著李菊洪一天天的長大成人,一個疑問始終纏繞著她:今後我該怎麼辦、怎麼活?我到底能夠做點什麼?無數的夜裡,她默默思索,而她遭遇的不幸也慢慢成為了她前進的動力,最後,她毅然的選擇了學醫這條道路。她總是用「天助自助者」這句話來激勵自己,能解除他人的病痛疾苦,成為了她人生道路上最堅定的信念。
踏上從醫之路,「車代步」「手走路」堅持出診
丈夫的出現讓她如同有了自己的腳
2000年,在江津特殊職業教育學校學習四年後,李菊洪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各科學業,並取得了大專學歷。經過短暫的實習, 2001年,她回到了家鄉的清平鎮瓦店村衛生室,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鄉村醫生。
清平鎮瓦店村地處華鎣山脈,幅員面積近10平方公里,海拔290米-680米,是一個典型的山區小村,而李菊洪所要服務的村民有1032人。從衛生室到最遠的服務對象家中,一般正常人都要步行半天才能到達。雖然行動不便,但李菊洪依然堅持出診,有公路的地方她騎著三輪摩托車去,而沒有公路的地方,她就背著醫藥箱,用兩根小板凳一步一步的挪動前行,常常是到了病人家中,她身上的衣衫都已經完全汗濕。但不管如何辛苦,她都默默咬牙堅持了下來。「車代步」、「手走路」,靠著毅力和心中的信念,她爬坡上坎,艱難的穿行在山嶺之間。
2002年初,在同村熱心鄰居的介紹下,李菊洪認識了如今的丈夫劉興堰,當時在本地一家玻璃廠上班的劉興堰一有空就到衛生室來看他,桌椅門窗髒了,他幫她擦一擦;藥品太高夠不到,他幫她拿一拿;空閒的時候,他陪她說說話……沒有太多的浪漫和花前月下,兩人的情愫在這普普通通的點點滴滴中萌芽、生長,最後開花結果。當年年底,這對兩情相悅的新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組成幸福美滿的小家庭。
婚後的劉興堰對李菊洪更佳照顧得無微不至,洗衣、做飯、掃地、擦桌,所有家務他都大包大攬,2003年,李菊洪產下一子,帶孩子的任務也落在了他的身上,為了更好的配合李菊洪的工作,他甚至辭去了工作,當起了李菊洪的全職「賢內助」。
出診的時候,劉興堰就變成了李菊洪的「雙腳」,丈夫那寬闊的後背,成為了李菊洪出診路上溫暖的依靠。春天,他背著她,行走在山花爛漫的小徑,片片的綠葉襯紅了盛開的花,他如葉,她如花;夏天,他背著她,爬上炎炎烈日下的山坡,坡上的大樹用繁茂的枝葉呵護著腳下的小草,他似樹,她似草;秋天,他背著她,穿過麥浪起伏的無邊田野,沉沉的麥穗壓彎了麥秸的腰,他像秸,她像穗;冬天,他背著她,走進寒意料峭的曠原,呼嘯的風托起了漫天飛舞的蘆絮,他若風,她若絮……走啊走,走過光陰荏苒,走過春夏秋冬,走累了,就停下來歇一歇,她用袖口擦擦丈夫額頭的汗,說一聲「老公辛苦了」,而他,總是憨憨一笑。
「結婚十三年,他就背了我十三年。」說道這裡,李菊洪臉上露出了笑容,有些幸福,有些靦腆。「有了他,不管出診的路多遠,我都不怕!」
從醫十五年,她總是早出晚歸
深夜出診也是隨叫隨到
「農村的情況的情況比不城市,沒有朝九晚五這個說法,村民們一般都起得很早,為了不耽擱地裡的活,往往大清早就要到衛生室來看病。」李菊洪說,一般冬天她清晨6時許就要趕到衛生室,夏天甚至清晨5時許就已經開始工作了。為了隨時接待前來的病人,她午飯晚飯都是由丈夫送到衛生室解決,吃完擦一擦嘴,又開始工作。由於衛生室還承擔著管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每天晚上她還要加班維護瓦店村2000餘名常住居民的健康檔案,經常晚上21、22時才能回家。「有時候實在太累了,回到家往床上一躺,衣服都沒脫就睡著了。」
除了在衛生室坐診,李菊洪平常的出診也是24小時不休,「我們都是隨叫隨到的,有些病情不等人,耽擱不得。」2007年臘月的一天,結束了一天的忙碌,李菊洪和丈夫睡得有些沉,但淩晨1點多,一陣陣急促的敲門聲把他們從睡夢中驚醒了。她趕緊穿上衣服,丈夫迅速的把門打開,仔細一瞧是鄰村趙大娘。
「我孫子生病了,發高燒,全身燙得不得了……」趙大娘神色焦急,沒等她把話說完,李菊洪馬上收拾好了藥箱,而劉興堰把她背上就急匆匆的出了門。趙大娘的家住在半山腰上,彎彎曲曲的小路野草叢生,頂著呼嘯的寒風,劉興堰背著李菊洪走得一腳深一腳淺,不知道是由於路太滑還是野草絆了腳,沒走多遠,劉興堰腳下一歪,兩人重重的摔倒在路上。
顧不得滿身的泥土,李菊洪立馬叫劉興堰爬起來,兩人繼續趕路。匆匆走到趙大娘家裡,李菊洪看到小孩子滿臉通紅,全身滾燙,仔細一檢查,已經高燒39.8度,扁桃體也已腫大化膿。李菊洪迅速給小孩子打針、輸液,又給他全身擦拭酒精進行物理降溫。通過一系列及時有效的對症處理,小孩體溫慢慢的下降了,進入了甜美的夢鄉中……看著孫子轉危為安,趙大娘緊緊握住了李菊洪的手,連身道謝:「感謝你呀李醫生,要不是你,我一個老婆婆在屋頭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喲,你看你一家人都跟著我們受累了!」
離開趙大娘家中時,東方已經隱隱泛起了魚肚白。忙綠完的兩人這才發現,李菊洪的腰部和臀部摔出了兩大塊淤青,而丈夫劉興堰的褲子已經破了,膝蓋上還磨破了好大一塊皮。草草處理了丈夫和自己的傷勢,一夜沒睡的李菊洪又踏上前往衛生院的路,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一個人的人生是不是完整,不是看他身體是否殘缺,而是看他有沒有盡最大努力為社會做貢獻。」回顧自己行醫的十五年,回顧自己走過的8萬多公里路,回顧自己提供的6000餘人次醫療服務,李菊洪語氣感慨。「在從醫這條路上,我一直盡力在走,雖然路途有些坎坷,但老百姓讚揚就是對我最好的肯定,我覺得,我人生是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