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向我諮詢的人,都會問我一個問題,該不該為了孩子而將就一個絕望的婚姻,其實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那麼多有了孩子而破碎的婚姻中,有將就過著的,也有痛快離婚的—你能說誰的選擇就一定是對、是錯嗎?當然不能。
如果說,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那麼離或不離都存在,將就或不將就都存在,自然二者都有合理性。
所以,將就不將就,完全是個人決定—結果沒有對錯之分!換而言之,離婚了不見得就是對不起孩子,不離婚也不見得孩子就真的好,甚至,是不是真是為了孩子都存疑。
這個結論,對於很多人而言,是心悅誠服接受的,但對於另一些人而言,是極力反對的。我無意談論對錯問題,只是提供幾個角度有助於你深入思考並妥善解決這個思想上的問題。
首先,你要分清楚,你是真的為孩子而將就婚姻,還是拿孩子來作為自己將就的藉口?
有這麼一部分人,即使是沒有孩子,他們也只能將就,不管是因為經濟不獨立,還是人格不獨立,不管是因為孱弱,還是因為無法主宰自己的生活……這樣的人,如果在婚姻中遭遇痛苦甚或是背叛,他們雖然在情感上難以接受,但潛意識裡,卻總是有一個聲音在勸自己:不能離婚!
當這個結論出現後,他們也需要為此尋找合理化理由,這時候孩子就成為最好的「藉口」。當你認為自己是為了孩子而將就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道德高尚,具有犧牲精神,為了孩子忍辱負重,掩蓋了自己的真實—恕我直言,這其實是自欺。
這樣一種心態下的將就,可能會出現兩個結果,一是整天像個怨婦一樣,認為自己的痛苦都是別人帶來的,而且可能會把這種痛苦轉嫁給孩子,最常見的就是經常在孩子麵前抱怨,「如果不是因為你……」;第二是他們會把自己的希望完全寄託在孩子身上,因為他們指望自己的「犧牲」是值得的,是得到肯定的。所以,但凡孩子出現失控或不能理解自己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再次被傷害。
其次,你要分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為了孩子。
很多人雖然嘴上說為了孩子,心理上也是想著為了孩子,但是,他們的行為,包括最終的結果,卻沒有真的為了孩子。
中國人有一個普遍存在的概念: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為他保留一個完整的家。這是傳統遺留的固有觀念。所以,再苦再難也要為孩子保留著這個家,哪怕是形式上的完整。
這個觀念存在的前提是:單親家庭的孩子都不幸福—單親家庭的孩子真的都不幸福嗎?當然不是,這個結論是顯而易見的,不然單親家庭的孩子別活了。孩子幸福與否的根本,是父母能不能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有沒有健全的人格等等,這些比形式上的家庭更為重要。
我們換一個角度看,如果夫妻之間積怨較深,彼此猜忌懷疑,甚至明爭暗鬥,天天打架,這樣的家庭能夠孕育出幸福的孩子嗎?
誠然,單親家庭的孩子是比普通家庭的孩子麵臨更多的問題,但是我們也必須清楚,我們的社會有妖魔化單親家庭的態勢。
第三、如果你是一個自己都不獨立,人格都不健全的人,你再怎麼將就,也難給孩子榜樣的力量。
孩子的性格和人格,其實都是模仿父母而來,如果你懦弱,被動,不會主宰自己的命運,甚至不懂保護自己,自我傷害,那麼孩子就會模仿你。換一句話說,如果你是一個將就痛苦婚姻的人,可能你的孩子將來也會是一個將就婚姻的人—這樣的結果你能接受嗎?
有個男士,嚴重的妻管嚴,老婆很強勢,他其實早就在婚姻中疲憊不堪,喪失了自己,他無數次想過離婚,但一想到兒子,就心軟了,所以一再遷就……兒子後來長大了,就像他一樣,沒有主見,沒有自信,遇事忍氣吞聲,性格懦弱,後來在大學期間因為被女友拋棄而割腕自殺,幸虧發現及時,才保住一條命。這件事情讓這位男士開始反思,他一直以為自己為了孩子,最後才發現,自己的將就可能最後害的恰恰是孩子—因為,孩子在接受一段時間的心理治療後,跟他說:「爸爸,我看不起你,你不像一個男人!」
第四,如果不知道什麼是為了孩子好,至少你該清楚什麼是對孩子不好。
如果你能換這個角度思考問題,那麼是不是需要將就,也就會有新的思路。這方面不多廢話,我把對孩子不好的幾種常見情況列舉出來:
※ 夫妻隔閡,視如仇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
※在這個家庭中,存在違背三觀,喪失道德、良知、責任,甚至沒有人性的現象,比如公然有第三者存在,比如一方甚至雙方對孩子徹底不管,比如家暴等;
※為孩子樹立了不良的人格榜樣,比如懦弱、優柔寡斷、不懂抗爭,不會合理正當維護自己的權利,等等。
以上這些情況若存在,所謂的為了孩子而將就,就成為一種自欺欺人。
其實,涉及孩子的話題還很多,簡單而言,基本的思路是:
1、分清楚自己到底是真為了孩子,還是其實是為了自己而把孩子作為擋箭牌?
有向我諮詢的人,他們說為了孩子不能離婚,但我問了幾句後就斷定,他其實是為了自己,這樣的人,我基本幫不上忙,因為問題在自己身上,但他卻總認為自己沒有問題,你都認為自己沒有問題,又怎麼可能改?又怎麼可能解決得了真正的問題呢?
2、要獨立,包括經濟獨立和人格獨立,尤其是後者。
如果你經濟獨立,就不用看別人臉嘴,經濟不獨立,誰養你你就得聽誰的,你還怎麼主宰自己的命運?人格獨立更為重要,面對破碎的婚姻,雖然你也痛苦,但你決斷的時候就沒有障礙。因為你非常清楚,你想要什麼,孩子需要什麼,你能給孩子什麼。
我見過真正為了孩子將就婚姻的,是個女士,她將就的原因是問過孩子,孩子不希望父母離婚,所以她尊重孩子,但她從來不抱怨,尤其是抱怨孩子的父親,因為她清楚,她之所以將就,是為了孩子的感受,抱怨與孩子需要的感受是矛盾對立的。
說到底,其實我並不贊同所謂的將就,「將就」本身就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
要嘛真正為了孩子放下一切,「心甘情願」接受婚姻的不完美,甚至是徹頭徹尾的不美;要嘛乾脆痛下決心離婚,解決好自己的問題,進而力所能及地照顧好孩子。
真正困惑人的是:離婚了,孩子會怎樣?而且通常你在臆想這個問題的時候,往往想到的都是各種不好,那麼,我們換一種方式思考,你憑什麼就覺得不好?你又憑什麼會覺得不離婚就一定好?
最後,決斷婚姻是否繼續,其實考量的是你和他的關係。孩子是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這句話,我說出來,我清楚,80%的人不會接受,18 %的人接受但是做不到,而只有2%的人能接受並做到,其中1%的人,是已經離婚的人,另外1%的人,是沒離婚但已經不再對婚姻有期許的人。
【編輯自網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