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肉的真正由來!
一天中午蘇東坡有點發困,就在書房中想睡一會兒。睡著后,做起夢來。感覺自己在馬路上,前面見一輛馬車飛跑過來,經過蘇東坡身邊的時候,似乎一陣風把帘子掀了起來。
蘇東坡往裡一看,呵,車裡坐著一車美女,正嘻嘻哈哈地開玩笑。一見蘇東坡,美女們使勁地招手,喊道:快上來呀,跟我們一起玩吧。蘇東坡一迷糊,就跳上車,坐在了美女中間。
車子繼續往前走,跑進了一戶人家,直奔後院,到了豬圈外,正好裡面一頭母豬要生產,車夫就把一車人都倒進了豬圈。
等蘇東坡清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是一頭嗷嗷待哺的小豬。這邊家人等蘇東坡一直不起來,進去一看,已經沒氣了,頓時家裡亂成一團,老太太趕緊派人請佛印禪師查問因緣。
佛印大師入定觀察,明白了蘇東坡的糊塗事。按照定中指示,佛印大師找到那戶人家,進到豬圈,沖著一群小豬喊道:蘇東坡,蘇東坡,出來!這時只見一隻小豬顛顛地就跑出來,佛印給了主人點錢,抓起小豬就走。回寺后,大師把蘇東坡度出了小豬,沒多久,蘇東坡在家裡就緩過氣來。
過了幾天,佛印大師派人請蘇東坡吃飯,飯食正酣,佛印大師讓人上了一道菜,大師笑著跟大家說,來,來,大家都嘗嘗東坡肉……(這就是東坡肉的真正由來)
大家切莫以為夢中對美色動念投胎變豬的故事只是故事,民國時期一位頗有點名氣的國民黨將軍就發生過類似的事情!
阿迦曼尊者親身經歷的故事
阿迦曼尊者,是泰國一位高僧(已於一九四九年圓寂),這是一個他親身經歷的故事。
有一年,當尊者旅居在某個村落時,有一個受他感化很深的老婦人,來請教他有關她禪坐時發生的一個問題,她說她昨天晚上,當心思達到高度的專一時,她突然看到一條微細的線,從她自己的「心」中跑出去了,她感覺很詫異,因此決定跟隨著它,想知道這條「心線」究竟往何處去,結果她發現這條「心線」,竟然跑到她侄女的子宮裡去了。
等老婦人從禪定中出來,她感到極度的不安,因為她知道她的侄女當時已懷孕一個多月了,因此她前來請教阿迦曼尊者,準備聽取他的忠告。
阿迦曼尊者閉起眼睛,沈思了一會,然後張開眼睛告訴她說,等下次她靜坐時,如果再看到那條「心線」跑出去時,必須要以極堅定不可動搖的決心「剪斷」它,如果她心意不夠堅決,死後必定「再生」於她侄女的子宮內,成為她的子女,因為她的心一直被她侄女所吸引著。
等兩天後,她高興的來拜見阿迦曼尊者說,當那條「心線」再度跑到侄女那裡時,當下她就以極堅定的決心剪斷它了,第二天晚上她再度靜坐時,她發現那條線已了無蹤跡了,奇異的是,當老婦人剪斷那條「心線」后,她的侄女就流產了。
尊者的弟子聽到這個奇異的事件后,很感困惑,就同來請教尊者,尊者告訴他們說,一個人的心意是非常微細而難以覺察的,如果沒有開發禪思,是很難去防護它的。
這個老婦人因為非常鍾愛她的侄女,以致潛意識的心意「溜出去」,即使她仍然還活著,但已為她的來生準備了地方,如果她沒覺察或無法下定決心剪斷這個牽繫,那麼,她將註定投生於她侄女的子宮內,成為她的女兒。
由這個故事發現,一個人雖然還沒死,但因為「心力」的作用,不管是意識或潛意識的,都已和來生的去處有了聯繫,而對自己的「來生」產生了「形塑」的作用。
也就是說,儘管我們每個人都還沒死,但我們也都同時在參與或決定我們來生的去處或樣貌,只是愈接近死亡,「心力」就愈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而已!因此,靈魂什麼時候入胎,確實因人、因緣而定,並無什麼定規,因為即使不入胎,靈魂和胎兒之間仍可產生某種聯繫的形塑作用。
一念之差,差點投生豬胎
曾經有個修行人,有一次在打坐中出了陰神,沿著齋房後面的小路,往林子里走。一路走去,就是平常散步的小徑。再往前走去,是平常沒有進去過的地方,那裡有座房屋,大紅色的門。
他看得奇怪,這個大紅門是從前一直沒見過的,到底怎麼回事?好奇的走上前去,開了紅門簾,往裡探頭一看,有個女的躺在床上,張著兩腿,正在生孩子。
這個修行人一看,陡的一驚,覺得自己太不規矩,趕緊縮回身子。裡面一個產婆模樣的婦人,看到他,笑嘻嘻的招呼他進去,他卻怎麼也不肯,急急忙忙的趕緊往回走。這麼一急,回過神來,自己竟然在屋裡打坐。
回想方才的境界,不像一般的妄想。下了座,往屋后那片林子走去。沿著平常散步的那條小路,清清楚楚,方才出神時所走的,就是這裡。
路的盡頭,擋著竹籬,平常不讓人進去的,所以他一向也不往裡走。但是由於剛才坐中的境界,實在奇怪,所以這次他就繼續往裡走。守園子的人看見,大聲叫嚷著,怎麼也不讓他進去。
理論了半天,後來他把打坐中奇怪的境象說了出來,那個人總算勉強放行。進了竹籬,沿著小路繼續走,哪裡有什麼大紅門的屋子,那個地方正好是個豬圈。聽守園的人說,方才母豬生了窩小豬,其中一隻生下來就死了。
這個修行人聽到這裡,嚇得一身冷汗。修行這麼多年,差點變成了豬。要不是當時心存正念,如果對著女人的下體,動了一絲邪念;或者昏頭昏腦的,被產婆拉進房裡寒喧,那麼他就鑽進母豬肚子里了。
這是近代人的一則公案,發生在抗戰時期(一九三八~一九四五年)。由此,我們同時想到古德大師曾經說過,修行人常入無想境界,而以此為滿足的話,來生果報很可能會是豬!
附:打坐盤腿的鍛煉方法:
一、單盤:傳統叫金剛、或如意坐
初學打坐的人,一定要從單盤(如意坐、金剛坐)開始練起。打坐是由疼痛開始的,原因就是練習者的下肢關節的韌帶過於緊張所致,影響了打坐的效果。在練習中應當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的進行下肢關節的鍛煉,這個階段的練習,練習者要堅持住。
其鍛煉方法如下:
(1)、壓膝。在打坐中,對盤坐影響最大的是髖關節的靈活性,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鬆緊,對於髖關節鬆緊的練習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壓膝。具體操作如下:練習者端身正坐於墊上,兩腿相盤於身前,兩足相抵,盡量收至會陰前;然後用兩手心略微用力按壓膝關節部位,一壓一松有節奏地進行施壓,由輕到重,直到兩膝關節部位貼到墊子為好。繼而,身體前傾,用兩手握住足尖,以肘部壓膝關節,同時全身向前下壓直至前額部接近足尖為好。
(2)、俯身(靈龜式)。習練者經過上述的鍛煉以後,下肢的關節已經比較靈活了。但這時進行盤坐還有不足,因此,還應盡一步的練習。練習者端身正坐於墊上,進行自然的盤腿:左足跟緊抵會陰,右足跟緊貼左小腿外側,然後,兩手放於身體的兩側,手心向後,身體向前俯壓,作叩拜狀。以額部向前下壓貼墊為標準。作時兩手仍然放在身體兩側,手心向上。(注意兩足應互相交換練習)
(3)單盤練習。經過上述的鍛煉,練習者的下肢關節已經初步的具備了單盤打坐的基礎。但是,要想練好單盤打坐,還要進行單盤練習,在打坐時,還應本著左右同進的原則:在練習時,先用左腿在上,靜丄坐30分鐘,再換另一條腿在上坐30分鐘。也應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先以半小時為度,繼而四十分鐘,乃至一小時,或更長時間。最好在每次練習中先左而後右,或先右而後左,因人習俗而作。
二、雙盤
(1)過渡練習:
1、單盤練習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以後,就要進行雙盤的練習。雙盤是由單盤過渡而來,在過渡中應採用如下的做法:練習者端身正坐在墊上,先以左腿在下,右腿再上的原則,把右腿放在左大腿上。注意放時要把腳盡量的放在膝關節的位子上,這時右腿的膝關節可能是翹起的,練習者可用右手按住右腿的膝關節處,逐漸的施加壓力,直到右腿膝關節貼到左腳上為好,左右練習相反。
2、上述的標準達到以後,繼而進行過渡位子的練習。在原有的基礎上,逐步的把腳向體外移動,即由原來的腳壓在膝關節的位子變成踝關節壓在膝關節上。然後用手按住膝關節進行按壓,使膝關節貼到腿上為好。左右練習相同,方向相反。經過上述的練習以後,練習者已經初步的具備了打坐的能力。因此,在練習打坐的時候,應先以單盤為上座主要的練習方法,要儘可能的加長靜丄坐的時間。在靜丄坐是要注意左右腿的同時練習,不可偏頗一側。否則,對練習雙盤不利。
(2)雙盤練習:
經過上述的鍛煉,練習者的下肢關節已經初步的具備了雙盤的基礎。但是,要想練好雙盤打坐,還要進行雙盤練習,在練習時,也應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先以半小時為度,繼而四十分鐘,乃至一小時,或更長時間。在坐時,還應本著左右同進的原則。最好在每次練習中先左而後右,或先右而後左,因人習俗而行。——《從盤腿打坐說起》動作指導:採用單盤或雙盤,也可散盤,初學者可以將臀部下方稍墊高些,保持頭正身直,頭頂的百會穴和下方的會陰穴要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頸部的后側再向上輕輕拔一些,微微含胸拔背,身體保持靜止。舌抵上齶,牙齒放鬆,微微提肛,以連通任督二脈。在任督二脈中有兩個開口,就是嘴和**,因此在練習時需把它們關閉。任脈為陰脈,女性的任脈通暢則百病不生。而男性則重在護督脈。丹田結印,可以促進氣血在體內流通。女性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男性則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大拇指指尖相對,雙手交疊處要稍留空隙,以外人看不到為準,但自身能感受到,這樣可以助通陰陽,隨著呼吸,雙掌將會升騰一股股氣流滾滾而來。——《靜坐要訣》
靜坐會不會走火入魔?
有人認為禪修、靜坐會走火入魔,因此主張不可學禪、靜坐,然事實並非如此;走火入魔多是因為誤隨邪知邪見者為師,或觀念、方法錯誤所致,若能了解何謂「走火」、「入魔」,即能破疑生信,不致對禪修、靜坐產生誤解而心生恐懼。
「走火」屬於生理上產生的問題,此系因修鍊「安爐煉丹」的方法所引起。即是意守丹田,將意識集中於丹田處,此處因而發燒、發熱,猶如火種,稱之為「火」;再用意識引導此火,打通任督二脈,乃至於轉小周天、大周天。若心情過於急躁,或方法拿捏不穩,就會氣血逆流,導致微細神經受損,甚至引發嘔血或半身不遂,嚴重者因此死亡。而佛法靜坐不修此種法門,所以不可能產生「走火」的問題。
「入魔」屬於心理上產生的問題。此乃由於心有所求,希望諸佛、菩薩或神明予以加持;長此以往,幻境現前,例如夢見佛、菩薩或神明……等指示種種吉凶禍褔之事。起初可能有些感應,慢慢地感應不復靈驗,失眠、頭痛隨之而至,此時心生恐懼,以為招感魔障,即用種種方法降伏;不知此諸境界,乃自己心識所變現之幻象,日益執著,而導致精神失常,此即所謂的「入魔」。
了解「走火」與「入魔」之後,即知其與佛法之禪修、靜坐無任何關連,故勿須心生疑懼。只要依據正確的觀念、方法禪修靜坐,不僅不會走火入魔,更能啟發本具之智慧,契證生命之實相。——《靜坐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