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否再受一次洗?

    受洗,是每一位基督徒信仰生活中,非常重大的一件事,我們應該非常慎重的去對待。因為在信仰方面其他的事情,如果我們這次沒有正確處理好,還可以 再有機會改正。比如,這周的聚會,如果我們沒有正確處理好,我們在今後再聚會中還能有機會改正;這次擘餅,如果我們沒有正確處理好,我們今後再擘餅時,也 還能有機會改正。但是,原則上,受洗我們一生中隻有一次,如果我們沒有正確處理好就很麻煩,比如,有的人受洗時,什麼也不懂,也沒真正的相信,是被別人硬 拉來、騙來受的洗;還有的人隨便讓別人給他施洗,事後發現,給他施洗的人是個假信派或是犯了奸淫、犯了其他嚴重罪行的牧師等。這時候就很難辦,再洗吧,心 里不平安,別人都是受洗一次,自己怎麼能洗兩次呢。不洗吧,又覺得自己的那一次受洗是不合乎真理的,應該無效,並且認為自己今天的軟弱失敗,都是因為自己 沒有經過有效的受洗才導致的。所以,這時候就騎虎難下、左右為難了。有的人干脆就不想了,也有的人,別人安慰他說‘你不信時受洗,現在既然信了,就生效 了。或說犯大罪的人為你施洗,也是有效的’,但是,盡管聽了這些的話,心里的不安仍總是時不時的浮起,尤其是當看到很多比自己信的晚的弟兄姊妹,人家一直 能火熱剛強的愛主,人家生活的那樣得勝,自己心里的這種不安會愈發強烈。造成這種尷尬局面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當初對待洗禮不謹慎,施洗的人也不謹慎,之 後便是長久的為當初犯的錯誤承擔後果。

    多年的服事中,我每每能看到這樣的人,各處教會中還真有不少。現在,一些施洗的人竟然不詳細明白施洗的真理,隻是依樣學樣的模仿一下這個禮儀的外 形就給人施洗了,是害人害己,神將來會追討他們的罪。教會要為施洗的人嚴格把關,不符合條件的,不能因為他們資格老就放鬆條件,允許他們給人施洗。同時, 施洗的人也要為受洗的人嚴格把關,不符合條件的,不能像送人情似的,來一個,就給他們洗一個,反正水池里的水多著呢。不能洗的,就是不能洗,像當初施洗約 翰所做的,不怕得罪人,不怕人生氣。如果都嚴格把關了,就不會出現想要再受一次洗的人了,教會的面貌也會大為改觀。那麼,如果以前已經造成了這樣的情況該 怎麼辦呢?就讓他們這樣一輩子長久不安下去嗎?還能不能允許他們再認認真真的受一次洗呢?

    原則上,受洗隻能有一次,這是體現了對神的敬畏,體現了受洗的嚴肅性,這不是兒戲,左洗一次、右洗一次,像什麼話,並且和受洗的意義也不相符。但 是,我們也能發現,在那些想受第二次洗的人中,絕大多數人對待這第二次的洗,絕對都是認認真真的啦,他們大都不是隨隨便便的想再受一次,而是覺得自己第一 次洗的完全不合真理,第一次的洗太隨便了,才很慎重的希望真正的受一次合乎聖經的洗禮。他們認為這不是自己第二次的洗,乃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的洗,因為 前面那一次隻是胡鬧的被泡了個澡而已,如果僅僅那樣受洗才是不夠慎重的。這不是僅有個別弟兄姊妹會遇到的情況,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為此,即使是一些非 常有影響力的前輩們,也曾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第一次洗不合真理,而又慎重的受了一次真正符合真理的洗。比如,王明道弟兄,他最初是在一家英國差會中受的點 水洗,但是,後來他明白受浸的真理之後,就覺得當初自己受的洗不合聖經,於是,希望嚴格按著聖經再受一次洗(受洗的形式,本文第五大點中談到),遭到了他 當初所在教會的強烈反對。王明道為了堅持自己再受一次洗的要求,他放棄了被送往英國留學的機會,甚至,最終被趕出了所在教會。當時,正是嚴冬季節,王明道 弟兄砸開冰窟窿,帶著另外五六位弟兄都受了第二次他們覺得符合聖經真理的洗。除了王明道弟兄以外,宋尚節也是受了兩次洗,李淵如姊妹也是受了兩次洗。他們 都不是隨隨便便洗著玩,而正是因為他們特別慎重對待洗禮,才非要堅持再受一次符合聖經真理的洗。

    那些認為,不管一個人第一次受的洗,合不合乎聖經真理,隻要洗過一次,就不用洗第二次的人,大體分為兩類。

    第一類人是覺得,受洗就是個外在形式而已,是很不重要的。他們連第一次洗都覺得是無所謂的,有些宗派或個人甚至認為不受洗也沒有任何妨礙,這種觀 點是嚴重錯誤的。受洗是很重要的真理,因此也是在新約聖經中反複被強調的,福音書、使徒行傳、保羅書信、希伯來書、普通書信都有強調,可以說是涵蓋了整部 新約聖經。連主耶穌自己也是以身作則,不能例外,當主耶穌到施洗約翰面前,讓他為自己施洗時,約翰推脫不敢。主對他說‘我們理當盡這諸般的義’,連我們的 主尚且要受洗,今天有些不看重受洗的人或許自認為自己比主還厲害。

    第二類人是認為,聖經中有一節經文,是清楚的吩咐隻能受一次洗啊,“【弗4:5】一主,一信,一洗”。如果聖經有清楚的吩咐,我們無論有什麼理由 都是不應該違反神的話。那麼,這節聖經的‘一洗’是不是指隻能受一次洗呢?不是的,這里的‘一洗’指的是我們所有的基督徒受的都是一樣的洗。和合本在這里 隻翻譯成簡單的兩個字——‘一洗’,所以還容易產生誤解。但是,其他的譯本就翻譯的更詳細一點。新譯本譯為:洗禮隻有一種;呂振中譯為:一樣的洗禮;當代 中文譯為:同一個洗禮;現代中文譯為:一個洗禮。

    我們絕不是鼓勵受第二次的洗,因為無論怎麼補救,總還是會留下些遺憾。我們更巴不得不要產生這樣的令人左右為難的事情,更期望所有的教會都對施洗 的人嚴格把關、所有施洗的人都對受洗的人嚴格把關。施洗的人與受洗的人都先仔細學習受洗的真理,清楚各自的要求與責任,以極其慎重的態度對待這件事,讓受 洗不再為今後留下揮之不去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