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與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海外佛教洞窟,聲名遠播者,有印度阿旃陀石窟和斯里蘭卡丹布勒石窟,二者均為世界文化遺產。
伊河是洛河的支流,洛河是黃河的支流。伊河和洛河孕育出「伊洛文明」,被稱為中國的「兩河文明」。實際上,較之於中國的其他名山大川,這兩條河流顯得低調而撲實,聲名遠不如伊河兩岸的龍門石窟。就像我,在翻閱龍門石窟資料的時候,才知道有條伊河。
△穿過龍門,走進佛的世界
龍門石窟與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海外的佛教洞窟,聲名遠播者,有印度的阿旃[zhān]陀石窟和斯里蘭卡的丹布勒石窟,二者均為世界文化遺產。丹布勒石窟始建於公元一、二世紀,我有幸於今年初造訪,洞窟保存尚好,佛像和壁畫色彩艷麗,令人印象深刻。我還參觀過敦煌莫高窟,民國的有位學者說:「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一段屈辱的記憶,不提也罷。
△端坐佛陀已經有些風化
如今去龍門,乘高鐵到龍門站下車即到,方便得很。當然也要為景區的管理與服務點贊,除了免費網絡,微信關注龍門石窟,輸入景點編號,就能享受到圖片文字和語音解說。相對洛陽博物館收費的語音導遊,實在是雲泥之別。
龍門以前叫伊闕,因為這裡兩山對峙,伊水從中間穿過,如天然門闕,故有此名。所謂闕,是指古代皇宮門外兩邊對稱的高台,一般供裝飾和瞭望用。有句話說「身處江湖,心存魏闕」,就是典型的「狗拿耗子——管得寬」。隋煬帝楊廣遷都洛陽后,因其宮殿門正對伊闕,所以這地方又被稱為「龍門」,一直沿用至今。
△模樣奇怪的石頭
洛陽的十月,不冷不熱,固然是旅遊的好時節,但風光到底有些蕭索。伊河的調子灰澀暗淡,不白不綠,安安靜靜地向北流去。水面偶爾漂過的船隻,雕欄畫閣,慢悠悠地,如古時的畫舫。船上的客人神采飛揚,指點江山,真是看盡攬龍門山色水光。我可沒有這等福氣,姑且沿着西岸的水泥路往南,穿過高聳的門「闕」,走進佛的世界。
△蓮花洞,頂上一朵蓮花
龍門石窟是洛陽八景之首,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整個洞窟群南北長1公里,現存窟龕2345個,造像10萬尊,碑刻題記2800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將近兩千年的歷史,就凝固在這座岩壁上,供世人閱讀、思索。
△盧舍那佛
奉先寺保存比較完整,也是是龍門石窟最精湛的一組摩崖石雕,因隸屬於當時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得名。居中最雄偉的「大盧舍那佛」,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達1.9米,是典型的唐人作品,面形豐潤、兩耳下垂,形態圓滿、笑容慈祥。有人說這尊佛像融合了武則天的神態,所以看起來如一位睿智的中年婦女,形象與氣質臻於完美,成為龍門石窟的標誌,也是洛陽的名片。
△據說融合了武則天的神態
「盧舍那佛」是釋迦牟尼的報身,而白馬寺所供奉的「毗盧遮那佛」為其法身,至於應身「釋迦牟尼佛」,則最為常見。所以,一日看盡「三身佛」,在洛陽同樣能夠實現。
另有潛溪、賓陽、萬佛、蓮花、古陽、藥方、老龍、看經等洞窟,從北魏到唐朝,各有特點。石窟雕像布局多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四天王,排列次序體現出明確的等級觀念。
△弟子阿難,以記性好聞名
我以為,所謂佛法,無非是哲學體系,是古人認識世界、解釋世界,以及認識自我、征服自我的邏輯思辨。然而,隨着時間和空間的推移,逐漸被神魔鬼怪統治,成為專揪人們小辮子的把戲,足見愚昧很難被教化。甚至有些教派,衍生出許多神秘邪惡的修習法門,試圖改變人類生物學的規律,實在有違佛祖最初的意願。如今,有見識的僧侶,也認為佛教只不過是一種生活方式。
△奉先寺全景,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四天王
看完西岸,跨過一座橋,來到對面。東岸也有幾處石窟,但並不算精彩。主要部分是與白居易有關的園林和寺院,譬如他所重建過的香山寺,以及與之相鄰的墓園。「門前常流水,牆上多高樹。」白園還算清幽,如果香山居士生活於現今,一介寒儒,恐怕很難消受得起這方山水。他還說:「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言簡意閡,算是龍門石窟的首位代言人。
△神態瀟洒的觀音像
香山寺南有「蔣宋別墅」,為蔣介石五十壽辰時所建。當年他住在這裡部署「西北剿共」計劃,如今卻被新政府保護起來當成旅遊景點。世事難料,如果當事人有知,回過頭來再看,或許真該寫一個「囧」字。
落日西沉,遊人散盡,伊河顯得愈發暗淡,此時的龍門才算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