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一座有4500年城市文明的歷史文化名城
五代古蜀王建立都城,都城歷史千年以上
在漢代成為全國五大工商業都市之一
在唐代成為中國最發達工商業城市之一
宋代蜀商發明世界上第一種紙幣交子
……
2016年10月22日至25日,「中國古都學研究高峰論壇」在成都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古都學、歷史學、歷史地理學和考古學研究者共百餘人齊聚成都。經過為期4天的探討,全國古都學的專家學者於10月25日形成了《中國古都學會·成都共識》,正式將成都列為中國「十大古都」。
寬窄巷子
武侯祠
杜甫草堂
金面銅人頭像
成都不僅是一座有着4500多年城市文明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都城之一。從寶墩古城到金沙遺址,在先秦時期先後有五代古蜀王在成都建立都城,創造了燦爛的寶墩文明、三星堆文明和金沙文明。古蜀文明被世人稱之為世界第八大奇迹,以成都為中心的長江上游地區成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彭州,古蜀文明發源地之一。
上古,猶如浩渺史跡留下的一縷迷霧,讓人們充滿遐想。樸拙而精深的古蜀文明便是這史海煙雲中讓人捉摸不透的一幕。古老的彭州大地承載着古蜀文明的神秘。西漢楊雄《蜀王本紀》:「魚鳧田於湔山,得仙,今廟祀之於湔。」湔山、湔水均位於今彭州境內,而祭祀魚鳧的廟堂,據清光緒《彭縣誌》記載,原址即在彭州新興鎮陽平觀。
湔山(今九峰山)
太陽神鳥從這裡起飛,演繹出跌宕多姿迷霧般的文明歷程。悠悠數千年的遠古文明終於在如今的丹景山鎮一帶有了分水嶺,山區的漁獵生活邁向了文明程度更加發達的農耕文明。湔江,從這裡分流多支,把古蜀文明流向成都平原的三星堆和金沙,從而讓人們鋤掘出遠古的輝煌。
湔江
《華陽國志·蜀志》稱「蜀之為國,肇於人皇。」也就是說,古蜀人建立起自己國度的時間應在舊石器時代,即是傳說中的伏羲時代。
伏羲時代
夏代初期,古蜀王蠶叢立國於青海、甘肅及與四川西北部交匯處一帶。至「殷革夏命」,商代建立,古蜀國作為夏代的「親戚」和同盟,必然受到殷商的血腥鎮壓,在強大的殷商攻擊下,蠶叢焉能不破國,自然開始遷徙。他們中的一支從樂山往西,沿大渡河到漢源往南到西昌一帶,有一支則沿當時猶為縱向河流的雅礱江而下,一直到楚雄的姚安。這就是《史記·正義》所引《譜記》「蠶叢國破,子孫居姚、嵩等處」的意思。
蜀人遷徙
據任乃強先生考證,除了遠走他鄉的蜀人外,還有一支不願遠逃而想伺機復國的蜀人,他們「從雁門關東岸的安山鄉,沿着小溪,翻越高達四千多米的九頂山,進入今彭州北部。」正好是對《史記》中所言「等處」的詮釋。如今彭州的龍門山鎮,確與汶川接壤,其間的白水河從北向南注入湔江。兩岸層巒疊嶂,而河谷則多有宜種宜牧的小台地,蜀人便在此繁衍生息。
魚鳧王朝傾覆后,遭受亡國之痛的蜀人沒有像他們的祖輩一樣躲進深山叢林,而是沿江直下,繼續尋覓着族人繁衍生息之地。身懷背井離鄉悲愴的古蜀人一路漁獵而行,一路望江興嘆,披荊斬棘地來到如今的新興鎮和丹景山鎮一帶。
湔江河谷流域
這裡,古湔江江面寬闊,水流滯緩,山丘壩俱全,幅員廣闊,宜獵宜種宜漁,不愧為蜀史以來又一處難得的生存發展的沃土。於是,古蜀人便在這裡安居下來,並將治所命名為「瞿上」,部族首領便是杜宇。此時的蜀人沒有忘記亡國的切膚之痛,他們不時爬上如今的丹景山山頂北望來路,緬懷先祖,祭祀上天,留下丹景山頂峰上的「望鄉台」。
丹景山望鄉台
流沙河先生說,整個彭州都是古蜀先民的生活區域。在彭州幾次出土的青銅器窖藏,充分印證了這個觀點。距彭州市20公里的竹瓦鄉街鎮,東北與廣漢三星堆相鄰,南距成都40多公里,已有的考古資料證實,這一地區為古蜀先人活動的中心區域。1993年濛陽鎮唐家店子出土的石錛,據器形和出土條件考證,是4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古物。古蜀先人在彭州大地上棲息生活,隨着他們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古蜀文明的發展一步步向前推進。
西周-獸面象首紋銅罍
戰國-銅矛
石錛
彭州是3000多年前古蜀國建都立國之地,山青水秀、人傑地靈、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隨着時代的發展,各種文化相融交匯,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古蜀文化、宗教文化和牡丹文化。「吉祥牡丹」logo是彭州城市的標誌。這個由紫色「祥雲」、金色「太陽神鳥」和綠色「蝴蝶」組成的logo將彭州古蜀文化、牡丹文化和宗教文化與生態綠色彭州的有機結合,以抽象的意象表達了豐富的內涵,寓意彭州人民的生活如朝霞般燦爛而美好,充分展現了彭州這座美麗的城市的迷人風采。
彭州吉祥牡丹logo
彭門闕內的巍巍群山和悠悠江水見證着古蜀王朝的興替和古蜀人的艱辛,見證着古蜀文明的興衰和變遷。成都入選中國「十大古都」實至名歸,讓我們一起為成都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