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批赴美留學生,花著國家的軍費卻忘了本,多人竟不願回國
公元1881年,上海碼頭迎來一批從美國歸來的特殊人物。他們就是當年清政府動用軍費派往美國的留學生,在美國學習了9年之後重歸故土。然而迎接他們的並不是鮮花和掌聲,而是重重的枷鎖,他們像犯人一樣被押解下船。
那麼這些曾經被清政府寄予厚望的棟樑到底做了什麼,以至於激怒清政府,落到這般田地呢?還有就是清政府為何動用軍費派遣留學生前往美國呢?這裡我們必須要提起一個人,他就是中國留學生之父容閎(hong),他是第一批前往美國留學的中國人,學成歸國之後,深感中國的科學技術與美國有巨大差距。
於是在1868年,容閎向清政府提出派遣中國幼童前往美國學習的計劃。這個時候中國距離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已有8年,距離太平天國運動結束已經過去4年。國內局勢穩定,這就為赴美留學計劃打下了基礎,在曾國藩,李鴻章等洋務派大臣的極力支持下,清政府決定派遣120名幼童前往美國學習。留樣時間定為15年,專門學習科學技術,並從海軍軍費中撥出專款作為留學生的費用。
這批幼童走的時候只有十二三歲,生活習慣,價值觀念尚未完全形成。於是在到達美國后,幼童們很快便被美國的文化所同化,像什麼四書五經已經完全失去興趣。許多人也不再願意穿著中式服裝,而是穿起了美式服裝。頭後面的那個長長的辮子不僅礙事還盡遭美國人的白眼,許多人索性把辮子剪了。
當清政府知道這些事情之後,逐漸對這批幼童失去信心,認為他們不會學到什麼技術,反而糟蹋了錢財。更讓清政府不能容忍的是,部分幼童受到美國宗教的影響,漸漸的信奉上了基督教。於是清政府一聲令下,將這些幼童全部召回。1881年,在美國學習了9年的幼童們分三批開始回國,除去少數病故和抗拒回國的幼童,一共有94名幼童回到了中國,這就是我們文章開頭看到的一幕。
清政府派遣幼童赴美留學是想藉助外國之手幫助中國提高科學技術,出發點當然是好的。可惜的是他們沒有意識到,思想的改革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礎。歐洲各國無不是先改革開放思想在發展的科學技術。清政府不希望開放思想,卻又想發展科學技術,這無疑是不能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