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任何廟會,七爺八爺的身影往往是最受矚目的,七爺白袍高帽,臉畫「白底黑蝙蝠」,手持魚枷;八爺黑衣圓帽,臉畫「黝黑白睛」,手握方牌,上書「善惡分明」。而七爺的沈穩和八爺的活潑,也往往令人映像深刻。

maxresdefault.jpg

相傳七爺的名字叫范無救,八爺則叫謝必安,二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一同在衙門裡當差。有一天,當他們一同趕往鄰縣辦事途中,突然下起了雨,於是謝必安準備前往鄰近農家借傘請范無救則在橋下等待。誰知道等謝必安走後,溪水突然暴漲,范無救為了怕謝必安找不到他,為了信守約定,不肯離開,後來被洪水沖走了。 當謝必安帶著雨傘趕到後,發現好友已經被水淹死,非常傷心,便在樹下上吊自殺,死時口吐舌頭。上天知道了他們二人深厚的感情,便敕封他們為神將,在城隍爺旁負責捉拿壞人的工作。

也有人說,謝必安(七爺),就是酬謝神明則必安的意思,范無救(八爺),就是犯法的人無救之意。在台灣廟會的隊伍中,時常會看見一對高高矮矮的神像,踏著奇怪的步伐,搖搖擺擺地走著。矮的名就叫八爺,因為他的臉是黑赤色的,手上又拿著鐵鍊,所以又叫「赤爺」,而高的名叫七爺,因為臉色很白,舌頭很長,手上拿著出毛扇,而且又揹著雨傘,所以又叫白爺,因此也才有「黑白無常」的稱呼。傳說這兩個人是城隍爺的部下,專門負責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巡邏街道,並把壞人的靈魂捉到陰曹地府去,因此人人都很怕他們。

1336718337-40065905_n.jpg

據說,七爺的心地很善良,就算有人得罪他也不會計較,所以又稱他為「謝必安」。據說他本來想要跳河,以死謝罪,但是由於他太高了,而且這時河水也慢慢地退了,因此七爺不得已,只好弔死於橋樑上,由於死時的七爺,身上背著雨傘, 舌頭吐的很長,因此他的形象,也就成為有著高高身材,和長長舌頭的模樣。

不過八爺的脾氣卻變得很暴躁,這是因為當時河水蓋過了八爺的頭,把他淹死了,而他死時,臉色因為掙扎,而成黑赤色,之所以變得性情暴躁,不肯原諒犯罪的人,可能是因為他情同手足的義弟,不守約定,因而感到十分憤怒。所以,萬一不小心得罪了他,不管怎樣向他賠罪,他都不會原諒的,因此又稱他為「范無救(咎)」。

每當廟會遊行時,七爺八爺身上懸掛一串「孤餅」(註1),婦女多會乞求回去給幼小的子女吃,據說吃了可使小孩平安長大。

(註1)也有人說是收涎餅(為小嬰兒收涎求平安)或鹹光餅

                   

收涎餅:

在習俗上,當嬰兒出生滿四個月的時候,會準備「收涎餅」一串,掛於嬰兒胸前,再抱著嬰兒請親朋好友收涎,剝一塊餅在嬰兒下巴比劃一下,意即使嬰兒不再流口水,一邊收涎,一面說些祝福的吉利話。

鹹光餅:

相傳是明朝名將戚繼光征倭寇時的必備乾糧。鹹光餅是將麵粉充分搓揉後,再加上糖或鹽,經烘焙後製成的圓形餅。由於這種餅可做成甜的或鹹的口味,供人選擇,又可以達到充饑解餓的效果,而且在室溫下可保存個四、五天也不變味。因此,戚繼光出征時,便令士兵將此圓形餅繫於脖子穿戴,飢餓時便可隨時取用,以保戰力。

pic01183990250.jpg

而在廟會遊行裡原由官將佩掛在脖子上讓信眾搶食可以保平安,後來演變成祈福或還願的信眾一年出爐一次的鹹光餅,值得品嚐。在廟會遊行中官將裝扮於大眾爺遶境出巡時,沿街分送平安(鹹光餅)給大家,所以鹹光餅也就是平安餅,據說其中以〔官將首〕的大鹹光餅最為靈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