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日治時期,政府以小京都的城市風格規劃建造台中柳川、綠川及台中公園間的棋盤街道,河川旁種滿青青柳樹,配上隨風搖曳的柳枝,柳川因而得名。但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政府遷台,因急需居住土地,而將河邊柳樹砍伐殆盡,讓居民得以傍水生活、逐河而居,污水、垃圾漸漸取代了原本一片清麗風光,最後落得臭水溝之名。
為重現柳川小京都風華,耗資3.7億,歷經兩年長達4公里的污水截流、污物攔除及現地處理等整治工程,柳川終於在2016年平安夜重新以嶄新容貌示人,其中第二期景觀環境示範段長度約300餘米,具有生態斜坡、休憩平台、散步綠廊的親水天地。
水岸種植流蘇、水柳、台灣樹等,讓人在享受緩慢散步的清閒之時,也能欣賞自然美景。沿岸整片造景平台上的流暢曲線,彷彿在河川川面大筆揮出的大器景觀。拿起相機,每個畫面都可以成為一幅畫般。
當夜幕升起,柳川的另一重頭戲開演,由LED燈所打造的裝置藝術「永恆天鵝」、「柳樹風情」、「光之隧道」,點亮水岸的浪漫氣息。全身布滿璀璨燈光的天鵝造型燈雕,在暗夜中熠熠生輝;柳樹小葉則變成一片片發光金葉,映照在水面上反射波光,像是走入奇幻世界地不真實;天幕籠罩下點點星光,朝氣地鋪滿整片天空,讓人只能折服於這過份的華麗。
柳川不僅外表美麗,從環境保護的觀點檢視,「柳川是一條會呼吸的河川」。河川兩側土壤護岸有助於暴雨來襲時減輕對排水系統的負荷,河岸下方並設置「水撲滿」,能夠儲水回抽作為灌溉沿岸植栽之用,河道下方的滲透性排水管則能夠調節雨季與季的水源。
台中柳川整治有成,不管景色與環保程度都不輸南韓清溪川、京都鴨川,期待未來柳川能夠成為台中市中心的綠肺,讓更多人都能體會到河川的美和自然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