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莫雷諾冰川是全球罕見的大型冰河。(Martin St-Amant/CC/Wikipedia)


中南美洲區域的世界遺產洋洋洒洒,墨西哥有32項世界遺產、巴西有19項、秘魯有12項等,總計約有132項登上世界遺產名錄,這些奇景獨特豐富,震撼人心,讓我們一起展開這豐富又迷人的旅行!


秘魯‧馬丘比丘(Machu Picchu)


被譽為「天空之城」的馬丘比丘,位於秘魯庫斯科,是秘魯印加帝國(Inca)的遺迹所在。


馬丘比丘位在海拔2430米的山脊上,梯田式的建築,俯瞰著烏魯班巴河河谷(Urubamba River),是南美洲最重要的考古學中心。


1983年,馬丘比丘古神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考古學家把整個遺址劃分為:神聖區、南邊的通俗區及北邊的祭司、貴族區。當時的印加人信奉太陽神印地(Inti),神聖區內有三個具有重大考古學價值的寶藏:「拴日石」、「太陽神廟」和「三窗神廟」,遊客造訪時不容錯過。


        


失落的印加帝國:馬丘比丘。(Yolanda Coervers/CC/Pixabay)


        


拴日石(Intihuatana),據說是印加人設計的天文學時鐘。(Jordan Klein/CC/Flickr)


        


馬丘比丘太陽神廟(Temple of the Sun)。(maduguenta/CC/Pixabay)


        


馬丘比丘三窗神廟(Temple of the Three Wndows)。(LoggaWiggler/ CC/Pixabay)


秘魯庫斯科‧印加文化古城區(Inca Empire)


庫斯科(Cusco)坐落於秘魯東南方,被安地斯山脈環繞,是個高海拔城市。它是古老印加帝國的搖籃。1983年,城市中的古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庫斯科四面的制高點建有4座用以守衛都城的衛城。現在留存較為完整的是庫斯科城西北郊3千米、海拔3600米的高原上的薩克塞華曼城(Sacsayhuaman)。


薩克塞華曼城依山而築,從上到下共有3道平行的、用巨石砌成的圍牆守衛著城堡,石牆上的石塊切割不規則,形狀不一,但相互之間的接合十分緊密,幾乎是天衣無縫。1950年,庫斯科地區發生強烈地震,許多西班牙殖民時期的建築頹然倒塌,而石牆建築卻安然無恙。現時,薩克塞華曼已成為旅遊及秘魯節慶的重要地點。


        


庫斯科的阿瑪斯廣場(Plaza de Armas),超過五百年來,此廣場一直是都市生活的中心。在印加帝國時期,此廣場用於進行典禮和軍事遊行,並慶祝戰鬥勝利。(Renzonapa/CC/Pixabay)


        


薩克塞華曼的印加遺址。(Tracy Clark/CC/Pixabay)


庫斯科還有一處印加遺址是一處巨大的圓形梯田,是一個大型灌溉系統。印加人利用當地地形,設計精密的引流方式,讓鹽水注入梯田,鹽池中的水分被太陽一點一點的蒸發掉,餘下愈來愈濃的鹽分慢慢開始結晶,附著在每個水塘的內側或底部。當地人會密切留意鹽田結晶的狀態,在適當的時候關掉水源,讓鹽田風乾,數天之後便是採鹽的日子。陽光照射下,白色的部分都是一大片一大片厚厚的結晶鹽,白皚似雪,十分壯觀。


        


圓形梯田窪地(Moray)。(Justin Wheeler/CC/Pixabay)


        


鹽田(Salinas de Maras)。(Jdbenthien/CC/Pixabay)


智利‧百內國家公園(Paine National Park)


百內國家公園位於智利南部的巴塔哥尼亞高原,面積2,422平方公里。公園地處偏僻,天氣又變幻無常,經常颳風下雪下雨,因此少有人跡。百內以三座雄偉的塔山聞名於世,多樣的自然景觀和生態,未遭人為污染與破壞,整個公園保有原始風貌,曾被國家地理雜誌列為人生必游景點之一。


百內三塔山是百內公園的標誌,光禿禿的花崗岩峰雄偉壯觀。主峰海拔3,050公尺,山頂終年積雪,景觀非常壯麗。三塔山經常被雲霧繚繞,忽隱忽現,氣象萬千。除了三塔山,百內國家公園還有瀑布、湍急的河流、冰川和雄偉壯觀的南冰原。


        


百內國家公園。(Monica Volpin/CC/Pixabay)


        


百內國家公園內的著名景點:三塔山。(israelroca/CC/Pixabay)


智利‧瓦爾帕萊索舊城區(Valparaiso)


智利的瓦爾帕萊索位於太平洋沿岸,是智利的國會所在地。距離首都聖地牙哥西北方僅70英里處,是智利主要的港口,因其波西米亞式及藝術的氣息與美麗的風景而聞名。


瓦爾帕萊索是由各大小山丘組合而成,當地居民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為登山纜車。除了有特色的纜車之外,色彩繽紛的屋瓦建築及隨處可見的塗鴉牆,也讓瓦爾帕萊索充滿迷人的氣息。2003年,瓦爾帕萊索歷史古城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遺產。


        


瓦爾帕萊索當地色彩繽紛的屋瓦建築。(Michelle Maria/CC/Pixabay)


        


瓦爾帕萊索隨處可看到登山纜車。(Javier Rubilar/CC/Pixabay)


阿根廷‧佩里托莫雷諾冰川(Glaciar Perito Moreno)


佩里托莫雷諾冰川位於阿根廷聖克魯斯省冰川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極地之外最大型的冰河之一,也是目前可以直接抵達和近距離觀賞的少數冰川之一。莫雷諾冰川會周期性地向阿根廷湖移動,大幅的冰塊會塌陷,景色十分壯觀。


近年來,有些旅行社推出環繞冰川的行程,遊客可多面向的觀察冰川各面,旅行社一般會提供攀登鞋,讓遊客體驗冰上跋涉。


        


當冰川向前伸延時,大幅的冰塊會塌陷。(Christof Berger/CC/Wikipedia)


        


在冰川上跋涉的遊客。(Stevage/CC/Wikipedia)


巴西阿根廷交界‧伊瓜蘇瀑布(Iguazu Falls)


位於巴西及阿根廷界的伊瓜蘇瀑布,與東非尚比亞、辛巴威交界的維多利亞瀑布(Victoria Falls),以及美國加拿大交界的尼亞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號稱世界三大瀑布。


伊瓜蘇瀑布非常寬廣,瀑布群擁有大約275座瀑布,其中稱做惡魔之喉(Devil』s Throat)的主瀑布,高約80公尺,巨大的水流不斷向下沖,緊鄰瀑布之處所建的水上步道可通往瞭望台,讓遊客可從正面觀看瀑布,欣賞瀑布俯衝而下的壯觀景象。


        


被譽為「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觀」的伊瓜蘇瀑布。(thomaslkiefer/CC/Pixabay)


        


從空中拍攝「惡魔之喉」。(Leonard G./CC/Wikimedia Commons)


墨西哥‧契琴伊薩(Chichen Itza)


坐落在墨西哥契琴伊薩的卡斯蒂略金字塔(Temple of Kukulcan),是新世界七大奇景之一。金字塔底座是四方形,由下而上逐層縮小,塔的四面都有樓梯通向頂端,每面台階為91級,再加上塔頂的平台,一共有365級台階,正好符合一年365天的天數。


金字塔的底部有一個羽蛇神頭部雕像,每逢春分及秋分,當陽光斜射的陰影正好遮住台階斷面,就會形成波浪形的長條,彎彎曲曲地現出蛇身,彷彿活生生的蛇出現一般,稱為「羽蛇下凡」奇景。在古代沒有電腦的情況下,建造金字塔需要非常精確的數學、天文學、建築學等知識,當時的人是如何做到的呢?到現在仍是個謎。


        


契琴伊薩的羽蛇神金字塔。(Darvin Santos/CC/Pixabay)


        


金字塔階梯底部的羽蛇神頭部雕像。(edtribo/CC/Pixabay)


古巴‧雲尼斯山谷(Viñales Valley)


雲尼斯山谷是來到古巴必訪景點之一,當地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199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山谷中主要種植煙草,這裡也是古巴當地重要的雪茄煙草產地。


當地還有一處不可不看的景點,當地人稱為「神秘的印第安地下迷海」(Cueva del Indio),有古巴「小桂林」之稱。其本來是一個位在深海里的天然岩洞,內部鐘乳石以及上萬個大小洞穴遍布,後來因為地殼移動而上升至地面。探索印第安洞穴最好的方式是乘船穿越地下河流。


        


位於古巴‧雲尼斯山谷的喀斯特地形。(Greg Montani/CC/Pixabay)


        


「神秘的印第安地下迷海」,入口隱蔽。(Z thomas/CC/Wikipedia)


        


從鐘乳石洞穴裡面往外拍攝,彷彿到了另外一個世界。(fab Wüst/CC/Pixabay)


巴西‧亞馬遜河(Amazon River)


亞馬遜熱帶雨林是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覆蓋範圍達700萬平方公里(佔南美洲面積40%),根據最新的勘測,亞馬遜河長6,800公里,超過尼羅河成為世界第一長河。


亞馬遜流域的生物品種繁多,陸地上超過四分之一的生物品種都可以在這裡找到。此外,亞馬遜流域對整個世界來說非常重要,包括雨林在調節全球二氧化碳含量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其次,科學家認為,亞馬遜地區可以防止全球氣候暖化,因此,亞馬遜流域有「地球之肺」的美稱。目前有研究認為,在未來幾十年里,亞馬遜流域的任何改變都會對全球氣候帶來「很大的影響」。


        


從空中俯瞰亞馬遜雨林。(Ibama from Brasil/CC/Wikimedia Commons)


        


號稱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現在卻面臨急速消失的危機。(Artur Warchavchik/CC/Wikimedia Commons)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