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zone

微信

得了糖尿病,為什麼傷口不易好?面對傷口該怎麼辦?看完你就懂了

原創 康復科岑醫生 2017-05-23 23:54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中風(周一)、糖尿病(周二)、高血壓(周三)、冠心病(周四)、骨科(周五)、頸肩腰腿痛(周六)、運動損傷及其他(周日)等疾病的居家康復內容,定期更新,驚喜不斷。

【居家康復第32講】大家都說糖尿病並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併發症,因為一旦發生併發症,尤其是各種慢性併發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將會大大下降,嚴重的還可以威脅生命。但實際上,還有一個問題困擾著糖尿病患者,那就是傷口,或許對於普通人來說,一個小傷口沒有什麼問題,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危害可能超乎你的想像。糖尿病患者傷口癒合不良的發生率較正常人高,傷口癒合不良會導致感染、組織壞死,功能受限等。如果處理不當,尤其是當傷口在足部時,可使患者出現行動不便、影響生活質量,嚴重時可能導致截肢、致殘,甚至死亡。因此,糖尿病患者有必要了解為什麼傷口不易好以及面對傷口該怎麼辦?下面小編就這個問題進行闡述。

一、為什麼糖尿病患者的傷口不易癒合?

1、糖尿病患者自身機體防禦功能減弱:人體正常防禦機制是一個複雜而相互協調的抗感染系統,病原體一旦穿破皮膚黏膜屏障,吞噬細胞和體液介質差異形成非特異性免疫反應,並迅速發揮抗感染作用。糖尿病患者不僅體液免疫功能受損,細胞介導功能也低下,加上高糖環境導致白細胞趨化性下降,吞噬作用減弱,殺傷力自然就下降了。

2、糖尿病患者組織修復功能受損: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變使營養物質供應出現障礙,降低局部組織的修復功能。另外,因高血糖造成蛋白質合成減少、分解增多和細胞代謝異常,造成傷口處纖維細胞功能減退,上皮組織增生時膠原沉積減少,傷口的抗張強度不足,當傷口癒合時,缺少一種來自血小板的生長因子,導致組織再生修復功能受損,從而導致傷口癒合延期。

3、糖尿病患者存在神經血管障礙:糖尿病診斷後的10年內常有明顯的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發生,其發生與糖尿病病程以及血糖血糖控制不良相關。表現為肢端感覺異常,常會有腳部的感覺遲鈍和麻木的現象,無法及時發覺傷口的惡化。另外,電鏡研究表明微血管病變所致的血管閉塞嚴重影響傷口的癒合,主要是因為血管阻塞導致缺血、血循環不暢,局部組織缺乏營養,新鮮的肉芽組織自然長不出來。

4、高血糖易導致傷口感染:有研究資料顯示,有10.7%的糖尿病患者傷口合并感染,而非糖尿病患者傷口感染率僅為1.8%。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再加上在高血糖狀態下分葉核白細胞對細菌的吞噬及殺傷能力均下降,高血糖的環境是細菌良好的培養基,再加上血管病變造成的缺氧,提供了有利於細菌繁殖的環境。因此,糖尿病患者易因大腸桿菌、肺炎球菌等導致傷口感染,造成組織損傷不易修復,且損傷修復過程在傷口癒合後仍在繼續,通常要持續數月甚至1年以上。

總的來說,糖尿病患者的傷口不易癒合主要是因為高血糖降低細胞運輸氧到組織的能力,從而導致營養物質供應出現障礙,降低了局部組織的修復能力;而常年的高血糖導致人體末梢神經受損,分泌神經營養因子減少;因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導致細胞內、外都發生脫水。這些因素都影響了傷口的癒合,也會導致傷口癒合緩慢。另外,高糖有利於細菌生長繁殖,而血管病變造成的缺氧,又給細菌繁殖提供了有利的環境,由於血循環較差,藥物在傷口處的濃度也低,所以這些就是為什麼糖尿病患者傷口不易好還容易感染的原因了。

二、糖尿病患者面對傷口該怎麼辦?

1、首先我們應該做的當然就是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的正常,這對傷口癒合非常關鍵。必要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胰島素治療。

2、對受傷的部位尤其是在當受傷部位在足部時要及時處理,因為如果沒有早期處理和診治,足部的微小創傷可能hi引起足部潰瘍,感染及壞疽,甚至截肢。因此,如果受傷之後要做好消毒工作,可用碘酒消毒,一般不用酒精消毒,自然晾乾暴露,不要接觸水,盡量保持皮膚完整清潔乾燥。另外,不要受傷之後不要使用創可貼,如果傷口持久不愈或者比較嚴重一定要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合理治療。

3、加強營養,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以提高機體的營養水平,增強組織細胞的能力,這樣才能促進傷口的癒合。

總之,糖尿病患者應該每天做好全身檢查,尤其是足部,及時發現異常,看是否有擦傷或者傷口,出現傷口時,應該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合理治療,促進傷口癒合。另外,如果要進行手術,最好提前告知醫生自己有糖尿病以及血糖的控制情況。

延伸閱讀:

1、《得了糖尿病,選胰島素還是口服降糖葯,這些因素才是選擇的關鍵!

2、《警惕!除了血糖,糖尿病人還需定期檢查這些項目,可惜很多人忽視

3、《得了糖尿病,用藥物治療選中藥還是西藥?看完這篇你就全明白了!

4、《從“正常人”到“糖尿病病人”,到底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5、《得了糖尿病,口服降糖葯的效果越來越差該怎麼辦?看完你就懂了!

喜歡的記得關注、點贊,謝謝。

要什麼不一樣的觀點,在下方留言評論,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參考文獻:1、張彤;面對傷口糖友該怎麼辦?;人人健康;2014(1)

2、部分資料來源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繫刪除。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