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職場不好混的地方,有一個原因是它的範圍不僅僅在公司,還有擴大戰場——酒場。俗話說酒品如人品,酒精就是人格的卸妝水,也可以說,酒場上一個人的面貌往往比職場上更真實。所以,在日本酒場上,做人也要小心翼翼。        


日本非常流行一種說法,“不喝酒的話,在飲酒會AA的時候能少付一點錢吧”。這話說得有點小氣。但是,在日本的確又有這種煩惱。同事組織的飲酒會基本上都得去,不去就是駁面子。一次兩次可以推脫,回數多了就自然成了邊緣化的人物,是職場大忌。關鍵是,日本喝酒也不是那麼簡單,每一次飲酒會一個人拿出幾千日元是跑不了的。隔三差五來一次,錢包真是受不了。        

       

那麼,日本人對於不喝酒的人應該少出錢的看法怎麼想呢?談錢傷感情。日本一家雜誌社對這個問題向全國1348名男女收集了意見。“飲酒會上不喝酒的人想出少點錢,你會覺得生氣嗎”這個問題,25.9%的人都回答說,會覺得生氣。        


再細緻一點的分析結果顯示,日本20-40歲的男人認為這種想法令人生氣的比例最少,平均只有17.6%。果然,男人更懂得男人的苦啊。他們表示,“最近的年輕人裡不會喝酒的孩子很多,當然沒錢的人也很多,沒辦法啊”,“已經習慣女孩子們出得少一點了,為了錢勉強她們喝多不也是很恐怖的事情麼”,“我自己也喝得少啊,當然能理解大家的心情了”。        

       

儘管表面上許多人都表示能夠理解,但是為了錢把同事關係搞砸的也還真不少。在飲酒會結束的時候分錢的比例引起的往往不是表面上的爭吵,而是內心的不爽。調查的第三部分,是“是否有過因為飲酒會付錢比例而導致的同事關係變糟的經歷”,結果顯示38.1%的人都回答“有”。        


確實,對不會喝酒的人來說,一定會在聚會上有“虧了”的感覺。尤其是任意飲的時候,負擔非常大,所以,有這種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出錢心疼,少出錢面子疼,還有可能會在重要上司處留下不好的印象。日本職場心裡苦啊!        

       

除此之外,還有一大忌諱,就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能去我一定去”。這話聽起來挺積極的,其實卻給人一種消極的感覺。這麼說的人要是多了,組織者根本無法確定具體人數,可能這個聚會根本開不成。


其實,從日本人一貫“為他人著想”的角度出發,直接說“去”或者“不去”更加方便組織者。但是,日本人又是“曖昧”的,不願意把話說得太直白。因此,後來的聚會組織者已經乾脆默認這麼說的人是在委婉地表示“我想去,但是去不了”,或者“我不想去,但是不好直接告訴你”的意思。儘管這麼說的人可能真的是在表達和字面一樣的意思,但是已經挽回不了自己在大家心中的形象了。        

       

不得不感嘆,日本職場人士活得太累啊。跟從自己的內心,提出要少出份子錢,就成了“慫”,想不慫,很可能就要“吃土”一個月。你說,日本人吃土呢,還是吃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