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平日里多觀察的話,你可能會發現一個殘酷的事實——富人越富,窮人越窮。

這裡面有很多解釋,比如說富人們有更多的社會資源,有更為廣闊的社會人脈,有早已積累起來的社會背景,總之,這些優勢是窮人們所沒有的。

事實上,除卻這些因素外,富人和窮人之間還有一個很大的差異,那就是稀缺心態!

窮人覺得自己窮,所以處處處給自己設置限制。

因為自己覺得沒錢,所以就很少會用閑錢去投資,很少會去學習相關的專業技能,很少會去結識更多的朋友,開闊自己的社會人脈。

因為自己覺得沒有時間,所以只關注眼下的事情,根本就不大會長遠地考慮事情,他們常會這樣想,眼下的事情就夠頭大的了,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吧。

所以,面對很多事情就會選擇拖延的方式,不到實在是焦頭爛額的時候,就不會想到去解決,因此,拖延,不斷地拖延,亟待解決的事情就這樣被積累了下來,人們也就不斷抱怨時間不夠用。

因為自己覺得孤獨,所以處處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他是不是不喜歡我啊?我這樣做會不會引起他的反感了?怎麼辦?他好像生氣了?我怎麼這麼沒有魅力,唉,看來我還是少說話吧。然而事實上,根本就沒有人在意他,只是他自己在過分的關注自己了。

稀缺會改變我們花每一分錢、度過每一個小時、吃掉每一份食物的方式。

一旦人們過分關注自己的稀缺,他們就會有非常大的心理負擔。

“房租快到期了啊,去哪裡籌錢呢?”

“想買這個東西,但好像貴點了,別的地方會便宜點?”

“看來我又說錯話了,他們又不理我了,我真的是缺少社交能力。”

“明天就要考試了,我一頁書還沒有看啊,怎麼辦啊,完了!”

於是,你的心就被佔得滿滿的,通俗一點講,大腦信息處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就像一根管子,而帶寬就是你能夠處理信息的能力。

一旦滿腦子充斥著眼下的問題,你的帶寬就被佔據了很大的一部分,就像一條擁堵得水泄不通的馬路,只能看見眼下的問題,而管子外的東西全部被你屏蔽在外。

所謂就選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即使某一件事是很重要的,但只要不是眼下亟待被解決,那麼我們就很大可能會選擇性地“遺忘”它,把它排除在我們的“管子”之外,只顧享受眼下的歡樂,直到事情找上門來,再拆了東牆補西牆,一件又一件的麻煩事情接踵而至。

就像一個人想去瘦身減肥,但實在是忍受不了眼前的各種美味,就大快朵頤一番,結果就把自己長遠的減肥計劃統統打亂,直到下一刻才唉聲嘆氣,後悔不跌。

而且人們總是低估小概率事件的發生概率,於是銀行提供的小利率的貸款總是收效寥寥,而民間針對小數額如應付婚嫁送的彩禮所需的費用的高額利息的貸款卻日漸猖獗。

而這樣的結果,無非是付出更大的代價,讓我們的資金壓力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變得愈發貧窮。

我們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當你形成稀缺心態時,你就等同於默認自己是貧窮的、忙碌的、孤獨的,這時候你的大腦里就會一直提醒你這一點,直至形成一種認知模式,你就會不斷地重複著貧窮、忙碌、孤獨,惡性循環。

於是,你的創造力就會在這種無意義的自我限定中被耗竭殆盡。稀缺造成的帶寬負擔就像打不死的蒼蠅一樣,在你腦袋周邊不斷地飛來飛去,產生的噪音讓你時刻處於焦慮狀態,即使放鬆也是不自覺地想那些讓自己焦慮的事情,顯得心不在焉。

這種稀缺的心態甚至會降低人的智商,讓人難以控制內心的衝動,降低自我控制力。

滿腹心事的經理人在衝著女兒發火時,似乎不是一位合格的家長;為學費發愁的學生連簡單的試題都答錯了,好像是能力不足、為人懶惰的表現。但這些人既非一無所長,也非情感冷漠,而是背負著沉重的帶寬負擔。所以,問題的根源不在於當事人,而在於稀缺。

人一旦陷入貧困,就會有稀缺心態,從而降低智力和執行力,進而會決定人所處的位置。人所處的位置反過來又會影響人的心態。

富人有足夠的緩衝地帶,他們不會因為一項錯誤的購買行為而陷入困境。買了一件昂貴的皮草,沒穿多久就仍到了儲藏櫃里,再也不去看它一眼,這跟打碎一個花瓶沒有什麼區別。

而窮人則不然,他們會因為一兩個月的意外開支影響到自己的房屋續租,甚至只好在吃穿上精打細算,才能度過這一難關。

那麼如何才能擺脫稀缺心態呢?

其實很簡單,既然問題都源於稀缺,那我們把它補充到富餘狀態就好了,也就是有餘閑。

所謂餘閒,就是我們在擁有很大空間,不存在稀缺心態時的產物,也是我們在資源豐富時進行資源管理的特定方式。

餘閒可以將我們從權衡的苦差事中解脫出來。當然,這裡的餘閒不是可以預留的空間,而是因為空間充裕而產生的副產品。

擁有餘閑,我們就會擁有充裕的感受。

餘閒不僅僅意味著低效,更是一種奢侈的心理享受。充裕不僅能讓我們購買更多的商品,也會給予我們隨意安排的奢侈享受、不用動腦筋的奢侈享受以及犯了錯誤無所謂的奢侈享受。

許多系統的正常運轉,都以餘閒的存在為前提。過去的卷帶式磁帶錄音機,需要額外多一節磁帶,以確保整段磁帶不會被扯斷;咖啡研磨機如果裝得太滿,也不會正常工作;道路在佔用率為70%時達到最佳運轉狀態,堵車就是因為缺乏餘閒。

所以解決的方法就是,以餘閒應對突發事件,在資源充裕時就構建緩衝機制。

比如窮人存不下錢,一部分的原因在於他們的“管子”視野——儲蓄是一件重要但並不緊急的事。當將存儲設定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問題時,那麼儲蓄率就會提高。

稀缺會產生帶寬負擔,因此節約利用帶寬是對稀缺進行管理的重要內容。應對稀缺,要在富足和帶寬充裕時開始行動。更重要的是,要留有應對突發事件的餘閒。

早期的資源充沛會變相鼓勵人們浪費,而等到截止日期臨近時,管窺心態和忽略行為又會出現。所以,將漫長的一次性截止日期改為漸進式的階段性截止日期,有助於問題的改善。

如果你早已預期到了自己的時間稀缺,那麼就應在日程安排上留出富餘的空間,不一定要找到什麼明確的理由,只不過是為了在不浪費成本的情況下,去周轉你手頭的諸多項目和責任。

如果是關於金錢的,那麼就應儲存一份存款以備不時之需,就算你手頭沒那麼闊綽,也要盡量儲蓄。

最後,人們總是忽略帶寬的重要性。當決定做某件事情時,人們會想到他們能利用的時間以及這件事需要花費的時間,但很少會想到帶寬。迫近截止日期的稀缺體驗,起因於人們在充裕時所採取的時間管理方式,我們在“富足”時往往想不到為將來留有餘閑。

所以,只要規劃和管理好“帶寬”,稀缺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