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來,採挖人蔘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獨特生產文化,成了采參地區所特有的民俗。

采參習俗包括崇拜信仰、道德規範、環境意識、價值認同、傳統技能、專用語言、行為規則、各種禁忌、挖參技術等,已經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采參可分幾個階段:農曆四五月間,參苗萌發,叫“放芽草”;六七月間,參葉藏在雜草中難找,叫“放黑草”;八九月間,參籽成熟,鮮紅光潔,形似雞腰,冠諸團生細桿之上,很像榔頭,民間稱“紅榔頭市”,這是采參的黃金季節。

小小野山參,萬綠叢中一點紅。

挖人蔘的最佳時節一到,農村人就三五成群進山挖人蔘。

神秘的挖參人,手上都拿著索寶棍。干這行可不簡單,要拜師學藝。

挖參人在進山之前都要集體由現任把頭帶頭跪拜去世的老把頭,這是規矩也是求保佑。

按山規不許多說一句話,一發現人蔘時立即大聲呼叫:“棒槌!”(據說叫一聲“棒槌”,人蔘就會被“定住”不再逃跑)。

挖參人之間有暗號,發現人蔘後,一手捏住人蔘苗葉,放開喉嚨喊山:“棒槌……”“什麼貨……”“四品葉……”有問有答,一呼百應,凡是聽到的人都要一起唱和,這就叫喊山。

接著又用草帽覆蓋,使人蔘束手就擒,並用紅繩把參綁在樹枝上,這樣才算捉住了人蔘。

挖參之前要三跪九拜。人蔘是有靈性的,所以在挖之前全家人要跪拜它,祈求它給一根上品的人蔘。

挖小小一棵人蔘需要這麼多工具。有鹿骨釺子、索拔棍、快當刀、快當斧子、紅絨繩、油布、銅錢等。

用棒槌針在離人蔘40CM左右的外置開始挖。最後以人蔘為中心挖了一個1米圓圈,把人蔘圈在裡面。

在離人蔘的4-5CM的地方剪斷,為保證人蔘的新鮮度。

慢慢地請它出來。

整個挖參過程要小心翼翼,有時候一挖就是幾個小時。

這是上等好貨,這根須太漂亮了,起碼有幾十年了,挖參人說一根須也不能斷,斷了就壞了品相,價格就跌得厲害。

用手輕輕抖去上面的泥土,這個過程一定要小心。

剛採挖出來的人蔘也有一整套傳統的保鮮方式。用青苔茅子、樺樹葉、摻上一些原土,把人蔘包起來,用草繩打成參包子。

這是提前準備好的苔蘚。

晾曬後經專家鑒證,給其打上唯一編碼包裝一下,這根野山參就價值翻幾番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