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警告,過去兩次金融危機的投資炒作文化、國際資金流竄問題仍未完全解決,量化寬鬆(QE)政策造成全球遊資充斥,十年一次的金融風暴今年可能捲土重來,而且較前兩次規模更大、更嚴重;而新一波危機可能會出現在以華爾街文化模式運作的金融體系,或起源於網路因素。
任志剛在香港金管局總裁任內度過兩次金融危機,他廿六日向媒體表示,過去數十年來,每逢「七」或「八」字尾的年份就經歷一次金融危機,例如一九八七年全球股災,一九九七、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二○○七、二○○八年全球金融海嘯,約每十年便有一次金融危機。
任志剛指出,雖然不希望二○一七、二○一八年再來一場金融風暴,但若再出現,「覺得下一個可以猴塞雷(很厲害)」,由於前兩次危機根源還未解決:一是以華爾街為首的炒作投機金融文化,引發二○○八年金融海嘯,目前投資銀行仍充斥;二是金融全球化下資金流竄,先前引發亞洲金融風暴,當前在全球量化寬鬆的背景下,國際流動資金更多,影響金融安全。
他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有意鬆綁對華爾街的監管,投資銀行以自有資金盈利的行為正伺機再起,加上全球量化寬鬆資金遊走尋找機會,若再次爆發金融危機,規模恐比以前更大。
國際金融市場近期出奇的平靜。但是,最近數周,先後出現了加拿大Home Capita group擠提危機、巴西股市單日急挫逾一成,全球金融市場卻無動於衷,這是極不尋常的。
雖然環球股市標準指數不斷破頂,全球經濟卻是外強中乾,危機處處。就以澳洲、加拿大,以及大陸和香港的樓市為例,儘管有關政府一再壓抑樓價,樓市依舊熱火朝天。香港樓價飛升,已連續七年成為全球樓價負擔最高的城市。加拿大多倫多樓價的按年升幅,亦已超過三成。不少投資者擔心,樓市很可能是全球金融危機的最大火藥庫,一旦爆破,勢必令全球經濟陷入長期和嚴重的衰退。
全球樓價急升,是世人急功近利,追求資產回報,但歸根究底,是全球央行在金融海嘯後,不斷大印鈔票,把利率遏到最低水平的結果。所以,全球央行一旦改變貨幣政策取向,由寬鬆大幅轉變為收緊,因熱錢橫流的資產價格亦會相應大跌。美國在今年勢加息三次,甚至縮減資產負債表,而歐洲央行亦快將拋出退市計劃,這些都是投資者應提防的。
況且,全球量化寬鬆不單推高了樓價,連股票、債券、商品等具價值的資產,也炒得熱火朝天。甚至缺乏實物支持的虛擬貨幣,例如比特幣等,在過去七年間,竟然被炒高九十三萬倍。一枚比特幣足可抵兩盎司的黃金。
事實上,人們不以上次金融海嘯為鑒,仍以利己為人生目標,對於實體經濟的利害不屑一顧。這樣一來,危機便會在人人樂極忘形、疏於防範時掩至,令泡沫急速膨脹的資產價值難以抵擋。
當一個泡沫被刺破後,其他泡沫勢將連環爆破,引發令人難以想像的骨牌效應。其影響將會如任志剛所言,是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