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我?”
“我怎麼會這麼倒霉?”
這是很多腫瘤患者最想不通的問題。
前段時間,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中文名:《科學》)刊登了一篇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Kimmel癌症中心的研究。
該研究稱,近三分之二的癌症基因突變可歸咎於健康細胞在分裂過程中發生的DNA複製隨機錯誤,即,所謂的“壞運氣”,而不是遺傳基因或環境因素。
同時,基於該研究製作的一張《癌症霉運排行榜》圖片在網上瘋轉,似乎讓人覺得大多數癌症的發生跟“上帝擲骰子”似的,只是因為太倒霉。
這種說法無疑極具顛覆性,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爭議。
難道真的是“人的命,天註定”嗎?
我們該如何正確解讀《科學》雜誌上的這篇論文?
致癌基因突變≠真正患癌
癌症與機體“糾錯機制”失效有關
首先,很多人都混淆了概念。
這篇論文研究的是“致癌基因突變的原因”。作者想告訴我們,我們一直以為致癌基因突變更多地是因為遺傳和環境因素,但其實我們還需要注意第三種因素:DNA不可避免的複製突變。
要注意的是,“致癌基因突變”並不等於“癌症的發生”,這是兩個概念。
所以“66%的癌症相關基因突變是DNA複製中的隨機錯誤造成的”,也不等同於“66%的癌症是因為運氣差”。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副院長兼腫瘤內科主任潘宏銘教授,也讀了這篇論文,他認為,這項基於大數據的研究,從模型、研究方法來看沒有問題,得出的結論也有一定道理,但很明顯有一定的局限性。
潘教授說:
我們的細胞確實每天都在分裂,在分裂複製的過程中也確實會發生錯誤,這就好比哪怕是不管多麼訓練有素的士兵,也會有犯錯的可能,這是無法避免的。
換句話說,機體發生腫瘤有一定的必然性,但該研究忽視了一點,我們機體是有‘糾錯機制’的。
即,當DNA複製發生錯誤時,機體會對其進行修復,以保證DNA在複製過程的高準確性。
換句說,如果機體的‘糾錯系統’能夠正常運作,沒有失效,那麼,即使DNA在複製過程中發生了無法避免的錯誤,癌症也不會發生。
為什麼機體的“糾錯機制”會失效?
一方面,年紀越大,“糾錯系統”功能也越來越不好使了;另一方面,與抽煙、喝酒、熬夜、空氣污染、輻射等這些不良外因密切相關,它們不僅增加了DNA複製的出錯率,也影響了機體的“糾錯機制”。
總而言之,基因突變並不意味著就是癌症。基因突變需要發生在特定的片段上,並且積累到一定數量,同時人體“糾錯機制”沒有起到作用,種種因素綜合作用,才可能誘發癌變。
癌症還可以預防
健康的生活方式依然無比重要
雖然人與人之間,DNA複製犯錯的幾率基本平等,但能否讓“糾錯機制”起到作用、把身體重新“拉回正途”的能力卻是不一樣的。
因此經常鍛煉、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還是無比重要。
預防癌症,可以從這幾點入手:改變生活方式、改善環境、預防性治療。
現代人通常都有兩個問題:“吃得多”和“動得少”。這也是影響腫瘤發生的重要外部因素。
“節食+運動”是預防腫瘤的兩大法寶。
“節食”是指合理飲食,種類豐富,營養均衡。飯吃“七八分”飽,一日三餐儘可能定時定量;食物應以澱粉類和果蔬為主,其中,肉類和蔬菜的比最好是2:8;要多吃自然生長的食物,即應季的瓜果蔬菜;堅果類可以適當增加,如開心果等,同時可以多吃紅棗、赤豆、綠豆等有顏色的植物種子。
而“運動”顧名思義便是多運動,不要拿“工作忙、沒時間”作為借口,關鍵在於如何安排時間、選擇什麼樣的運動方式,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以及身體情況進行選擇,只要動起來就是好的。游泳、太極、體操、跑步、騎自行車、瑜伽等都可以。
癌症發現得早晚
五年生存率大不相同
早發現、早檢查、早治療對遠離癌症的死亡意義重大。
“五年生存率”,是對癌症患者生存期評估的專業名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腫瘤的惡劣程度,如果腫瘤仍處於早期階段,且病灶較小,癌細胞無任何轉移,此時只要積極治療,患者的預後大都較好。
以乳腺癌為例,如果是早期的,腫塊<2厘米,且沒有轉移的,5年存活率可以達到90%以上,但如果是晚期的患者,5年存活率則低於10%。
如何早發現?潘教授針對臨床常見腫瘤,提出了一些建議——
肺癌
45 歲以上者建議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肺癌的高危人群建議提前至40周歲。
乳腺癌
30 歲以後每個月月經乾淨後的7-10天對乳房進行自檢;40歲以後應定期去專科門診就診,必要時定期做乳腺B超、鉬靶等。
若出現大便習慣改變,包括大便次數、形態、顏色等,要及時就診,必要時做個腸鏡;50 歲以後應去醫院做個腸鏡,若結果正常可間隔三五年後再做,若結果異常,要及時諮詢專科醫生,必要時第二年再做一次腸鏡。
長期有胃部不適者應及時就診,必要時做個胃鏡;45 歲以上者每年應定期做個胃鏡。
肝癌
肝炎患者每年應定期複查肝功能,做 B 超。
即便有些癌症的發生真的難以避免,但是作為充滿智慧的人類,不就是要努力做到去預防、去治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