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善積福

傳統文化對“善”非常推重,“從善如流”“上善若水”等等。

古人云:“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又云:“心向善,福未至,禍已遠;心向惡,禍未到,福已去。”

人心向善,“向”這個字是要害,它是一種力氣,是一種動力,也是一種挑選。

謙虛納福

古訓云:“謙虛能納福,和氣自生春。”

一個惟我獨尊的人,很可貴到他人的認可與必定,通常會孤立無助,山窮水盡,坎坷一生。

守正養福

《菜根譚》:“守正本分,遠禍之道。攀龍附鳳之禍,甚慘亦甚速;棲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長。”

攀龍附鳳者,能得到一時的優點,一起也會有不測之禍。歷史上那些奸臣、寵臣、佞臣攀龍附鳳,一時榮華富貴,橫行霸道,但是失勢以後,轉眼之間家破人亡,有的乃至被滅全族,其禍真是又慘又速。

守正本分者,堅持獨立品格,當然清貧孤寂,卻能夠得到耐久的安全、平平之福。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人最可貴是心安理得,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平緩蓄福

古人云:“躁急無成,平緩得福。”

性情急躁、粗枝大葉的人,做什麼都不簡單成功,以致一事無成;性情溫和、心緒安靜的人,通常各種福分會天然到來。

自律惜福

古人云:“福不行享盡,勢不行竭盡。”

事物到了極致就會走向不和,禍福之間是能夠相互變換的,滿意到了極點,通常即是失落的開端;最光輝的時間,就意味著即將開端走下坡路。

所以古人“花看半開,酒飲微醺”,即是要惜福。

弘一法師是一個能自律、惜福的模範,他說:“咱們即便有非常福分,也只好享用三分,所余的能夠留到以後去享用。”

法師的僧衣補了224個補丁,他常穿的一雙黃鞋仍是一個落髮人送給他的,他的被子也是落髮前用的,一把洋傘也是用壞了,修了又修,補了又補。

就連他所穿的小衫褲,羅漢草鞋一類的東西,也是五六年換一次。法師說這是要惜福。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