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被標簽定型為“獨”派的台南市長賴清德,日前一句“離中愛台”之說,引來熱烈議論。  

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富權的文章說,反應最強烈的當然是國民黨的大小政客,因為過去他們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張和作為,一直遭到民進黨尤其是“獨”派攻訐為“傾中賣台”,現在作為“獨”派重要一員的賴清德,卻竟然標榜自己是“親中愛台”,不但是民進黨“髮夾彎”式轉變的典型,而且也有“侵蝕”國民黨兩岸關係的“專利權”之嫌。而民進黨內則相對平和,或是認同賴清德的觀點,或是為賴清德緩頰,甚至“總統府”發言人林鶴明還聲稱賴清德此說與政府一直以來的看法一致。連一直扶持賴清德的“獨”派也波瀾不興,無人反駁其“親中愛台”之說。  

不過,還是有人看出了“門道”,賴清德此說不但暴露了他對未來將會有的兩年“空窗期”,沒有政治舞台的焦躁心情,而且更是折射率他為了“二零二零”與蔡英文“比拼高下”,可能會利用蔡英文目前在兩岸關係領域的政策及作為的“短板”,充分發揮自己只是地方官員,不受較多束限的“優勢”,在兩岸交流方面尋求“突破”,從而凸顯只有自己才能在民進黨執政的條件下,領導台灣地區發展與大陸的關係的能力,進而與在兩岸領域一籌莫展的蔡英文作出“區隔”,使得民進黨員們在黨內“總統”初選時,轉而支持他,並進而在“總統”大選中,在鞏固泛綠支持者基本盤的同時,爭取中間以至淺藍選民認同他並對他投下信任的一票。  

文章指出,賴清德是“獨”派標桿人物,無人置疑。雖然他沒有完整系統的“台獨”論述,但其基本思維定勢是“獨”的。即使是在到上海進行城市交流,赴學府作學術交流時,也毫不隱瞞他的“追求台獨”的立場。正因為如此,一些不屑也不服蔡英文的“獨”派大老如辜寬敏等,就一直把他視為替代蔡英文的第一人選。  

但為賴清德卻又會聲稱自己“親中愛台”呢?這還得還原他說此話的場域及語境。本月五日,台南市議會進行市政總質詢。國民黨籍市議員張世賢質疑賴清德有“反中”、“台獨”思想,賴清德就立即反駁說,“我是親中的,沒有反中,我親中愛台”。經過幾天發酵後,昨日賴清德又與張世賢在台南市議會“狹路相逢”,兩人再次“抬摃”,賴清德索性“我話要說清楚”,聲稱“親中愛台”與“傾中賣台”不同。“親中愛台”是以台灣為核心,向中國伸出友誼的雙手,希望能透過交流,進一步了解、理解、諒解、和解,進一步和平發展,這與過去一貫理念,與他在上海的談話都一樣,沒有“髮夾彎”的問題,這也是社會多數意見。 

  文章續道,從場域看,賴清德並非是在研討會上宣讀論文,也不是在記者會上宣示立場,而是在市議會上遭到國民黨籍市議員“無事找茬”式的質詢時,作出的“臨急式”回應,因而根本上根本不可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完整性及系統性論述,而是臨時“爆粗”,甚至還會含有不滿國民黨市議員“找茬”的“反嗆”情緒。不過,“言由心生”,即使是在情急下的“爆粗”,總也源自於思想脈絡,因而這番話還是具有一定的思想根基,而且還說不好就是他現時面對自己即將遭遇“空窗期”的困境,正在尋求對策及出路,因而思索出來的應對策略的“條件反射”之作。  

因此可以說,賴清德的“親中愛台”之說,與他的“台獨”原教旨主義心態,並沒有矛盾抵觸,而其“愛台”的主軸,就恰好是反映了他“台獨”的本質。但他作為地方官員,沒有必要跟隨蔡英文走一條與大陸“冷對抗”的死路,而且為了保持及擴大政績,也必須與大陸進行經濟及社會文化領域的交流,這與“統獨”政治立場無涉。亦即他的心還是“獨”派,但在市政運作上可以靈活調適,不像蔡英文,一招“維持現狀”走天下,撞牆面壁也不懂得調換一方向。  

其實,類似賴清德這種堅持“台獨”理念,但卻不“抗中”的心態,是民進黨地方官員的常態。一方面,“台獨”是他們的基本原教旨主義理念,不會轉變。但另一方面,作為地方官員,卻要展現業績。而台灣的“淺碟型”經濟環境,“新南向”太遙遠,不依靠大陸不行。尤其是農漁業為主的中南部縣市,漁農產品專靠本銷難有出路,只有銷往大陸才能出業績。當地官員也知道,在大陸工作、生活的台胞不少,對自己喜愛的鯴目魚有消費需求。而且即使是並不習慣鯴目魚的味道的大陸民眾,都有一種與政府政策趨同的心態,知道這是“惠台”措施,可能也加上一點好奇,也購買來食用。試想,台灣有多大,三萬多平方公里,二千三百萬人口,隨便大陸的一個省市就可將台灣的全部漁農產品消化掉。賴清德本人就親自到過大陸推銷台南的農作產品,因而在發展經濟、尋求政績方面,並沒有“仇中”的理由。既然如此,說一句“親中”又何妨。這是中南部民進黨籍縣市長的普遍心理。 

不過,賴清德與中南部的縣市長仍有區別,在普遍性中也有其特殊性。那就是賴清德患有“政治生涯前景焦慮症”。現在他要與蔡英文爭奪二零二零年“總統”大選的民進黨“出線權”,這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事情。但他現在及未來所處的境況,與蔡英文極不對稱。他在明年底的台南市長任滿後,到二零一九年中民進黨“總統”黨內初選,有一年多的“空窗期”。而在此期間,蔡英文還在“總統”任上,大把行政資源可供利用,還是執政黨主席,可以操持黨機器作出有利於自己的決定。而賴清德在此“空窗期”將失去政治舞台,他已拒絕出任“總統府”秘書長,倘參選新北市長或台北市長,卻未必能選得上。因此,他要與蔡英文“一較高下”,“短板”盡顯。  

在此極為不利的境況下,賴清德只能是揚長避短,專挑蔡英文的弱勢,並展現自己的長處。蔡英文現在最大的弱勢,一是兩岸關係政策碰釘,而是行政能力欠佳,自己就可以在這兩方面盡顯自己之長。在行政能力方面,自己在台南市長的“六星級市長”評鑑,應可將蔡英文比下去。因而需要“示強”的,就是兩岸政策了。儘管自己是“獨”派,在這方面可能比蔡英文更糟,但現在作為地方官員,其實可以掩飾。台北市長柯文哲以“兩岸一家親”來模糊並未直接承認“九二共識”,對岸都可以“收貨”,台北市民也樂於受領,這對他頗具啟發意義。因此,他也來個“親中愛台”,其中的“親中”就直接刺中蔡英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的要害。而且“親中”中有一個“親”字,相比“兩岸一家親”還要進一步,因為這是主動單向的,不求雙向也不是被動所為,相信對岸會樂於見到,儘管對他的“獨”派立場仍有疑慮。  

正因為如此,蔡英文對“親中愛台”說就抱持高度警覺。“總統府”發言人林鶴明的“賴市長的發言與政府一直以來的看法一致”,就是連消帶打的回應,以“看法一致”來“見招拆招”,消磨其稜角,挫頓其效益。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