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王蛇(學名:Ophiophagus hannah)是世上體型最長的毒蛇,體長最大可達5.6米,平均體長也有3到4米,眼鏡王蛇多棲息於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米的山區,多見於森林邊緣近水處,晝行夜伏,在我國主要分布於華南和西南地區。它的主要食物就是與之相近的同類——其他蛇類!

雖稱為“眼鏡王蛇”,但此物種與真正的眼鏡蛇不同,它並不是眼鏡蛇屬的一員,而是屬於獨立的眼鏡王蛇屬;其分別在於體型及頸部斑紋:眼鏡王蛇的體積比一般的眼鏡蛇要大;其頸部的斑紋是/\字型狀而不是一般眼鏡蛇的單眼或雙眼圈紋。

就像其他的蛇一樣,眼鏡王蛇也是用分叉的舌頭作為嗅覺器官。當獵物被鎖定時,眼鏡王蛇會憑氣味跟蹤獵物,它也會使用它的視覺器官偵查獵物,然後發起攻擊。

當注射毒液時,蛇會壓縮毒液囊,毒素會迅速破壞獵物的身體組織,麻痹並已經開始消化獵物。眼鏡王蛇就像其他的蛇一樣,可吞噬比自己頭部還要大的獵物,但眼鏡王蛇絕大部分的獵物,都是直徑比自己細小的鼠蛇。

一般而言,眼鏡王蛇為日行性的獵人,主要在白天獵食,但它也能在晚上出動。

眼鏡王蛇具有高度攻擊性。受到威脅時,會舉起身體的前三分之一,張開其頸部,露出其毒牙及發出巨大的“嘶嘶”聲。這時,任何靠近的物體或快速的移動都可能激怒它而促使它發動攻擊;正是因為眼鏡王蛇壓倒性的進攻氣勢與兇猛的性格,無數爬友奉其為其蛇中王者、蛇中之王!

生存現狀:眼鏡王蛇一直被人類視為世界上最危險的蛇,卻難敵自然之最大、而又最貪婪的敵人──人類。長期以來眼鏡王蛇被人類捕捉殺戮,被人類作為餐桌上的美味、工藝品(蛇皮)以及藥物(蛇膽和毒液)。

野外其種群數量已急劇下降,處於瀕危狀況。在這種情況下,保護眼鏡王蛇的自然生態環境,遏止或杜絕對野生眼鏡王蛇的捕殺,是眼鏡王蛇唯一生存下去的希望。然而眼鏡王蛇卻仍未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即不受國家法律的保護,長此以往,眼鏡王蛇在我國將有絕滅之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