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備受爭議的台灣新歷史課綱,台灣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教授兼系所主任吳昆財日前受訪時表示,從已披露的蔡政府高中新歷史課綱“草案”內容來看,台灣高中歷史的分域,將從“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修改為“台灣史、世界史、東亞史”,必修從8學分減為6學分,把高中歷史的中國史列入東亞史,將原本以漢人為主軸的史觀,改為重點放在台灣最近五百年脈絡,以構建以台灣為主體的下一代史觀。為配合新課綱在明年上路,高中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預計7月公告,9月開公聽會。
吳昆財表示,新歷史課綱“草案”讓人更清楚的看到,台灣與中國的歷史脈絡會被切得更徹底。新課綱談中國與東亞的脈絡,談台灣與世界的關係,就是不談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連結,漢人入台時期的鄭芝龍、顏思齊等都不去提了,等於是要與漢民族歷史切斷。這種新課綱的安排,讓台灣可以是東亞人、世界人、地球人,但就是不連結到中國人,這是民族認同的去中國化。切斷與中國的關係、也切斷了與漢民族的關係,又以多元文化、多元價值之名,取代漢民族為主流的歷史,顯然這是一部意欲刨除台灣與大陸文化連結、翻轉歷史的政治課綱。
我們認為,吳昆財以一個歷史學者的專業敏感性,點出了台灣新歷史課綱的嚴重性,認為是一個充滿意識形態的政治課綱,台灣即將面臨的一場涉及歷史、文化、生活的浩劫。
我們認為,台灣新歷史課綱的目的,當然是去中國化,企圖徹底切斷台灣與中國的連結。但是,坦白的講,台灣不可能去中國化,台灣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只會越來越深,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到大陸學習、工作和生活,到大陸尋找出路。
我們認為,真正受新歷史課綱之傷、之害的,是台灣的下一代,因為它將嚴重扭曲台灣學生的認識和視野,影響未來台灣年輕人的競爭能力,甚至可能是臺灣的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