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川普身上複製「馬英九經驗」

王俊評

上報2017年6月26日 上午12:00

美東時間6月21日,美中兩國在華府舉行首屆外交暨安全對話。然而會談結束後並沒有任何官方聲明或聯合記者會。記者會上只見美國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與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Mattis)的身影,參與對談的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與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房峰輝並未現身。中國外交部僅在網站上公布會談的相關報導,22日的例行記者會上也未見著墨。呈現「各說各話」,美方重視程度高於中方的局面。

據報導,美國官員至少在北韓核武議題上,因為意識到中國毫無幫助美國的意願而相當失望。曾在2002~2006年期間擔任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現任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副總裁的包道格(Douglas H. Paal)則認為,川普(Donald Trump)總統在對話舉行前夕的20日,於個人推特上感謝中方曾嘗試對北韓核武議題幫助美國的貼文,減輕了中國的壓力。

包道格對川普的貼文感到困惑,認為無法弄清楚川普對華政策的底線。不過或許川普的對華政策從來就沒有什麼底線,甚至北韓核武議題也可能只是一個幌子,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擴大從中國得到的貿易利益。

川普在去年的總統大選期間,對中國的著墨不多,通常集中在貿易相關問題,雖曾在4月的訪問中觸及南海,但他認為中國未事先知會美國就逕行修建人工島的行為是「不尊重」(no respect)。這透露出他認為美中關係的本質乃是經濟性而非戰略(安全)性。

中國對美「讓利」

轉折發生在今年1月,金正恩在新年賀詞中宣稱,北韓的洲際彈道飛彈研發很快就能收尾。川普隨即在1月3日於推特(twitter)貼文表示,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其後,馬蒂斯在2月初訪問南韓時首度正式公布,北韓核武是川普東北亞政策的最高優先。並因此衍生出,川普似乎為了迫使北韓放棄核武與彈道飛彈發展,在東亞諸多安全議題施壓,或有求於中國的種種觀點。

但是北韓核武議題似乎並沒有改變川普對美中關係本質的看法。美中在四月初的川習會並未能針對如何應對北韓達成具體共識,相反在經濟領域卻有所謂的「百日計劃」(100-Day Plan)。5月12日,中國財政部公布針對「百日計劃」的「早期收穫清單」,承諾開放美國牛肉進口、向美國購買液化天然氣(LNG),以及在金融服務方面擴大美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美國也據此同意派出代表團,參與5月14日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儘管「百日計劃」還在後續討論中,但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6月22日的一篇報導認為,增加美國液化天然氣在中國與亞洲市場的輸出,已經成為川普提振美國就業、降低貿易赤字的一項政策工具。換言之,川普與習近平的個人「友誼」不是建立在中國替美國解決北韓核武問題,而是在中國能否配合川普的經濟政策。如果「百日計劃」最終的結果令川普滿意,中國即便無法在北韓核武議題上讓美國滿意,也在川普的容忍範圍內。

或許這就是川普該則推特發文的真正含意。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果不是確定已經在「百日計劃」的相關談判上取得超越預期的成果,就是在要求中國作出更大讓步。

北韓議題只是幌子

而已經掌握川普心思的中國,已經不再重視提勒森與馬蒂斯,所以敢於無視習近平當初在川習會後指,外交安全對話是四個新建立的「高級別對話機制」中相對更重要的公開宣示,而是只把重點擺在川普身上。這才是楊潔篪本次訪美真正的目的。據中國外交部的新聞稿,果然也從川普身上得到「美方願同中方在『一帶一路』有關項目上進行合作」的口頭承諾。同時,楊潔篪似乎也替川普與習近平在7月7日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漢堡(Hamburg)高峰會的見面,敲定了細節。

但是對於北韓,新聞稿僅稱,「雙方還就朝鮮半島核問題等交換了看法。川普表示,美方期待著同中方就朝鮮半島核問題加強合作,推動早日實現半島無核化。楊潔篪重申了中方在半島核問題上的原則立場,表示中方願繼續同包括美國在內有關各方保持溝通與協調,共同為緩解半島緊張局勢,推動半島核問題的妥善解決作出努力」,此間仍然沒有與美方達成任何共識,間接證實川普與中國的關係是奠基在經貿利益,所謂北韓是美國頭號威脅的國家安全相比之下,已經是次要。

弔詭的是,楊潔篪、房峰輝兩人,與川普、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H.R. McMaster),以及川普的女婿,在白宮擔任總統高級顧問的庫許納(Jared Kushner)等三人見面的消息,目前只見於中國外交部新聞稿,以及中文媒體。白宮並沒有發佈相關報導,亦未見諸主流英文媒體。

這或許代表川普政府內部對此有激烈的辯論。畢竟川普的職責是美國總統,不是貿易談判代表。古往今來,國家元首的職責都包含維護國家安全。提振美國就業固然是川普的競選承諾,但是中國崛起、北韓核武等國家安全議題,也是美國民眾關切之處。尤其在遭北韓逮捕、羈押達一年多,最終以植物人狀態釋放回美國的大學生沃姆比爾(Otto Warmbier),返家後不到一週即死亡的情況下,如果北韓再於核武或洲際彈道飛彈取得突破性進展,將會對川普政府的北韓及對華政策構成龐大壓力。

何況,中國為了本身的發展目標,承諾給川普的經貿利益,未必及於美國大眾,特別是川普賴以勝選的勞工階層支持者,不見得能分享到利益。這是中國在談判上的慣用技倆,也是台灣在馬英九政府8年任期內早已遍嚐的滋味,讓人瞭然於胸。未來美中關係怎麼走,還很有得瞧。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博士,專長為海洋戰略研究、國際關係史、地緣政治學,及戰略文化。2013年赴美國南加州大學東亞研究中心訪問,期間出版《和諧世界與亞太權力平衡:中國崛起的世界觀、地緣戰略,及戰略文化》。現為獨立研究者。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