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用左手吃飯,要不要給他掰過來,要他練慣用右手吃飯?”

“孩子5歲了,習慣用左手。我本來也不想干預,但是現在學寫字了,字都是反著寫的,我想就寫字這一項,訓練他用右手。不知道是不是可以?”

“都說左撇子因為更多地開發了右腦,所有要比一般的孩子更聰明。那是不是需要有意識地多鼓勵孩子使用左手呢?”

……

問題一片一片的。

我們就這些問題,專門採訪了著名腦科學教洪蘭教授。一起來聽聽她怎麼說。

1

左撇子絕對沒有更聰明!

▽小貼士:

左撇子指的是習慣於用左手吃飯、寫字或干別的日常事情的人,又叫“左利手”。左撇子大約佔總人數的13%左右,其中男性大於女性。

在現實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左利手的孩子,當我們出於禮貌要向他的爸爸/媽媽表示對孩子的讚美時,一般都會說一句“他是左利手/左撇子呢,肯定特別聰明”。(PS:在此之前,我也經常做這樣的事情。)

為什麼呢?因為傳統觀點告訴我們,左利手的孩子更聰明。理由是歷史上很多名人好像都是左利手,例如拿破崙、達芬奇、居里夫人,還有奧巴馬、比爾蓋茨和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瑞,等等。

然而,洪蘭教授並不認同,她說:“左撇子絕對沒有更聰明。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列出好多證據,說什麼名人是左利手?是因為他們跟大多數不一樣,如果每個人都是一樣的特徵,你可能就忘掉了,而特殊性往往讓我們記得更清楚。”

細算來,歷史上的名人右手人比左手人多多了,只不過因為左手人比較少,其特殊性讓我們記住了他們,這讓我們產生了一種“好像聰明人都是左撇子”的錯覺。

洪蘭教授還告訴我們,在1979年的時候,伯克利大學的兩個教授就對左利手人做過研究,他們對歷史上比較聰明或者現在左手靈活的人——如藝術家,音樂家——的大腦進行檢驗,最後發現,他們的大腦並沒有比一般人更聰明。

其實,除了洪蘭教授說的這個研究,還有一個例子也可以反駁這個觀點,那就是愛因斯坦。現在沒有任何歷史資料顯示愛因斯坦是左撇子,反而有很多歷史圖片顯示,他是使用右手握筆寫字的——愛因斯坦更有可能是個右撇子而且,愛因斯坦也沒有像傳聞所說的,因為右腦超級發達而導致天才的成就。

1999年,三位美國科學家在著名醫學雜誌The Lancet 《柳葉刀》上發表了對愛因斯坦大腦切片進行研究的論文,稱愛因斯坦的大腦頂葉部分比一般人對稱,這主要是由於他的左頂葉比常人要大,大小和形態類似於右頂葉。而頂葉這片腦區主管著視覺空間認知、數學能力和運動想像能力,這很有可能就是導致愛因斯坦超凡的邏輯思維和空間認知能力的主要原因。

2

不要強迫孩子糾正左利手的習慣

否則可能影響學習,甚至產生情緒障礙

那為什麼有些孩子喜歡用左手做事呢?我們要不要因為他與大部分人不一樣,而改變他的左利手習慣?

洪蘭教授告訴我們:“有些孩子習慣用左手,是因為他的右腦天生比較發達,所以相應地就喜歡用左手。

”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沒有必要非要改變。

她說:“我們應該尊重孩子,讓他用最擅長的腦去做事。如果他右腦發達一些,喜歡用左手,那就用左手好了。如果強迫孩子糾正他的用手習慣,他可能會出現學習障礙。我看到過很多這樣的情況,真的是有一些困擾的。”

我們應該尊重孩子,讓他用最擅長的腦去做事。

還有媽媽問:

孩子5歲了,習慣用左手。我本來也不想干預,但是

現在學寫字了,感覺寫字的筆順都是反的,看起來特別彆扭,我想就寫字這一項,訓練他用右手。不知道是不是可以?

洪蘭教授的建議也是“不要”,她說:“這主要是大人觀念的問題。”其實,孩子在學寫字的時候,不管是左手還是右手,如果不教他的話,他寫字的筆順可能都是反的,還有可能用畫一個圓的方式來寫“口”字。這都不是問題,教的人可能因為是右手人所以看起來會覺得用左手寫字彆扭。其實習慣了,左手寫字也能寫得很快很好。如果強迫左手人用右手寫字,他甚至會出現情緒障礙。

3

大腦是擇善固執

左右手開工不如充分發展特長

還有父母問:“經常鍛煉孩子適用左手,會促進右腦的發展嗎,讓孩子更聰明嗎?”或者說:“讓孩子從小學會又能用右手,又會用左手,兩手開工不是更好嗎?”

對於這樣的問題,洪蘭教授的回答是:“其實我們的大腦是‘擇善固執’,做的好的就讓他去做。”也就是說,右腦擅長的事情就會交給左手去做,而左腦擅長的事情就會交給右手去做。在左利手和左右腦的相關性上,正確的邏輯應該是:因為右腦發達,所以喜歡用左手,而不是因為多用左手,才導致右腦發達。因此,左手只能鍛煉左手,不能開發右腦。

我們很多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抱有全能發展的想法。但其實這並不符合現在的社會需求。洪蘭教授說:“在古代,對人才的要求可能是什麼都要好。但現在社會不是了。現代社會更加註重團隊合作,比如我的團隊,有二十個教授,都是不同領域的,有念神經的,有念心理的,有念語言的,也有醫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專長,我們將這些專長合起來,共同完成一件事。”

“每個孩子都要有自己的特長,我們做父母的不要截長補短,短處常常補來補去不如長處,我們如果把時間都花在補短處上面,就沒有時間發展長處了。後來孩子出了社會變成沒有飯吃,因為他沒有地方比別人強。”

所以,我們真的沒有必要鍛煉孩子左右手開工,與其逼孩子做不擅長的事情,還不如尊重他的不同,充分發展他的特長。

其實,說到底,在孩子的教育上,我們真的不要想當然地做過多干預,也不要太焦慮。借用洪蘭教授經常說的一個詞,就是“順其自然”,太多的干預往往會和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相衝突,反而阻礙了孩子的發展。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