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果下肢潰爛,往往長期治療仍無法痊癒,最後難免截肢的下場。先總統 經國先生就是這樣被截肢的,一個專屬的西醫醫療團隊,竟對下肢的小傷口也無法收口束手無策。其實在古代中醫就已經有用蔗糖來止血、收口,如果這些醫療團隊人員,不故步自封,或許經國先生就不會被截肢了。
高雄醫學大學外科醫師賴春生,用這種方法就治癒了12位糖尿病潰瘍病例。
高雄市民趙貴山患有糖尿病等疾病,足踝至小腿潰爛,花了幾十萬元治療仍無法痊癒,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主治醫師賴春生用砂糖撒在傷口上,一個多月就癒合。
賴春生說,砂糖有脫水作用,可抑制細菌生長,癒合傷口很有效。
八十四歲的趙貴山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直腸癌,他的足踝至小腿三年前受傷潰爛,傷口一直無法癒合,曾到多家醫療院所治療,也試過高壓氧治療和不少秘方,前後花了幾十萬元,傷口非但沒有好轉還散發臭味。
趙貴山表示,四月初到高醫求診,醫師說在傷口撒砂糖治療就會好,他以為是開玩笑,沒想到砂糖撒上去後,傷口經過一個多月後逐漸癒合,簡直是「奇蹟」。
大家對於砂糖療法的疑問,賴春生醫師似乎已經見怪不怪,他表示,過去他曾經使用砂糖療法沒錯,直到現在仍會使用。賴醫師說,砂糖療法其實算一種偏方、民俗療法,當初使用的原因,是苦於現代許多細菌都有抗藥性,無法找到有效的抗生素藥膏來治療傷口的細菌,因此萌生姑且一試的念頭。
用砂糖治療糖尿病足部潰瘍,在國外已行之有年,國外曾發表過4~5篇這方面的研究報告,治療的病人預後情況都不錯。「過去也有類似的醫療紀錄,在醫界權威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及刺絡期刊《The Lancet》中都有人發表研究。」賴醫師說,過去70、80年代時,就有醫師利用蜂蜜治療傷口,他並發現早期文獻資料顯示,糖分對於正常組織沒有殺傷力,致於其醫理,賴醫師是說,用砂糖治療慢性潰瘍,主要是藉砂糖吸附傷口水分的原理。在傷口撤上砂糖以後,原本呈顆粒狀的砂糖會逐漸溶解,並需要大量的水分,使得傷口附近的"水分活性濃度"(溶質水分蒸發壓/純水水分蒸發壓)相對降低,不利細菌生存。幾乎任何細菌都需要一定的水分活性濃度,砂糖能使傷口的水分活性濃度控制在0.86以下,造成幾乎所有細菌都無法存活。所以他突發奇想,決定改用砂糖來試試。
沒想到這一試,就治癒了12位糖尿病潰瘍病例,即使是傷口難好的糖尿病患者,傷口也能癒合。賴春生醫師感到驚喜之外,也開始對原始自然療法產生好奇,「為什麼原始天然的物質,比先進的抗生素對付細菌更有效?」基於神奇的療效與砂糖低成本的優點,賴醫師現在也開始進行科學研究,希望了解砂糖療法對於哪些細菌,療效較佳,期望未來如果成功,可以為醫界降低成本。
簡單分析砂糖療法的原理,賴春生表示,這是利用滲透壓原理來改變環境,「傷口遇到砂糖後,水分會往糖這邊集中,使得傷口上的細菌沒有水份可存活,進而脫水死亡」除了殺菌,賴醫師強調還要加上適當的「包紮」,才能成功治癒傷口。
賴春生說,砂糖療法是使用市售砂糖,直接撒在傷口上,然後敷蓋紗布。患者傷口原本因厭氧菌產生的臭味及分泌物,二十四小時內漸漸減少,七十二小時到九十六小時完全消失,發燒的患者很快就會退燒,平均七點六天可形成肉芽組織及增生表皮細胞。
他表示,自然界所有生物都要水分才能生長,細菌也不例外。砂糖有脫水作用,每天要撒一到兩次砂糖,以有效抑制細菌生長。因為砂糖不會黏附在傷口,換紗布時病人不會感到疼痛。賴春生說,砂糖療法對一般細菌感染的傷口也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