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季(明星賽前)最後一場比賽,在他第一個打席,林子偉終於在他大聯盟生涯,第一次真正「揮擊」第一球了(短打不算揮擊):安打!        


           提供一個數據(雖然是小樣本),林子偉上大聯盟之後,包括今天,總共先發了11場比賽。他在這11場比賽的個人第一個打席,有9次都成功上壘:6支安打.3次保送。他第一個打席的上壘率高達.818!        


           開個小玩笑:紅襪要不要試試看,讓林子偉當當看第一棒?因為在第一局,他的第一個打席「八成」會上壘?        

           但說林子偉今天打了這第一球,有象徵性的意義,就不是在開玩笑了。林子偉的一大優點,就是他選球的耐性。這以年輕球員來說相當難得!但就像先前講過的;他偶爾、三不五時、還是要攻擊一下第一球,免得太容易被投手給預測到。選球耐性絕對是好的、也應該繼續維持,但「不可預測性」也相當重要!        


           今天林子偉再追加三支安打,讓他在目前短短的16天大聯盟生涯,及僅僅11場大聯盟先發,就締造了3次「猛打賞」的成績!也讓他在這上半季結束時,以.333打擊率,.435上壘率,.436長打率,OPS .871,以及一次盜壘成功的成績進入休兵期。


而林子偉到目前為止,47打席耗掉對方投手195球,平均每打席耗掉投手4.15球。當然他還不到規定的打席數,但在這個項目,全大聯盟排名第20名的蓋洛(Joey Gallo),他平均每打席是耗掉投手4.16球,幾乎跟林子偉耗掉投手的用球數一樣,由此也可以看出林子偉選球的好耐性。        


           所以這成績好不好?當然好!但下半季有沒有課題?當然也會有。        

           其實大家應該現在都看得很清楚了,雖然還是小樣本,但林子偉真的對比還滿明顯的:比較擅打偏內角、偏高的球;但外角、偏低、尤其是那區塊的變化球種,他應付起來比較有問題。所以現在配球上,對手攻林子偉的外角,已經越來越明顯及頻繁了。        

跟坦帕灣光芒這個四連戰系列賽中,這現象更明顯。光芒這四場面對林子偉:        

           系列賽第一戰:共20球,15顆外角球。        

           系列賽第二戰:共21球,4顆走內角。但有2顆是配外角卻投到內角,所以實際上只配了2顆內角球。        

           系列賽第三戰:共10球,「全部」都是外角球。        

           今天第四戰,光芒王牌投手阿契(Chris Archer),被林子偉打出的兩支安打(不管紮實與否)都是內角球。但如果大家仔細看轉播,其實那兩球,又是捕手要配外角球,但阿契投到內角去。所以今天共12球,4球走內角,但安打那2球,其實是要配外角球的。        

           這趨勢已經很明顯了。所以下半季的課題,就是對手攻你外角,林子偉要怎樣去調適、破解?林子偉目前的13支安打,其實只有在那場對歐多里希(Jake Odorizzi)第三局的那一支安打,比較接近於「反向攻擊」所形成的安打。        

至於像今天那支落在游擊手身後的德州安打,其實林子偉是完全被擠壓到,不是真正屬於反向攻擊所形成的安打。現在應付對方攻外角,林子偉主要是用選球把外角球給選掉,不得已才出棒,但這不是長久之計。而以他的「power」來說,要「拉打」外角球,通常會出局。所以林子偉還是需要研究如何增強自己反向攻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