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是發生在1998年三月左右的臺中郊區大坑風動石那邊。

某日中午左右一個家族好幾個成員都到大坑風動石那邊玩耍,

就在過程之中有人拿出V8將家中成員一一的拍攝下來,

回來之後也就不甚在意所以沒將所拍攝的帶子拿出來看。

一直到不久之後當天一同去玩的某先生突然過世了,

就在辦喪事的時候有人想起在大坑所拍的帶子

有拍到往生的那位先生,於是就拿出這卷帶子看。

一看之下才發現那天到大坑去玩的家族成員之後,

竟然跟著一名臉色鐵青,走路輕飄飄的,

穿著紅色衣服的小女孩,

而且那小女孩的雙眼始終被一片陰影給遮蔽。

但是那天一同去玩的人,

沒有一個人想起那天曾經看過這樣的一個紅衣小女孩。

更巧的是影片之中那位往生了的先生在笑的時候,

口中竟然出現類似獠牙的東西,

但是整個影片之中讓人感覺最不好的還是

那名穿著紅色衣服的小女孩。

但是之後一直有流言說這卷帶子是假的,但反駁理由如下:

第一因為說假的人始終拿不出證據都只用聽說之類的話帶過

第二這卷帶子牽涉到一位以往生的先生

而沒有人會拿往生者開玩笑

第三影片拍攝者與其家族也曾親自接受訪問證明不虛

第四幾乎所有接受訪問的法師看了之後都說這不是好東西

第五你自己看了就知道

第六至於有人說那只是住在那邊的人,

這可能是有些山魈魍魎之類會借活人的形象來活動。

總括而言當外表看起來和活人一樣,

甚至於可能就是你認識的人,

但是紅衣小女孩事實上卻是另一個空間的靈體,

更很可能就是那邊的魍魎之類的

借了個小女孩的形在活動而只是

臉上的那股妖氣跟那詭異的舉動是怎麼樣也藏不住的。

yeah按:

另一網友PHU kei提供:我講個更恐怖的.

提供紅衣小女孩V8的是受難家屬.而這卷V8也被報導

靈異節目所報導.之後這靈異節目受一個人所託.

說一定要救救他.因為…

那個人說他曾見過那個紅衣小女孩.之後事業開始下滑.

運氣直直落而背到極點.甚至還發生好幾次意外險些沒命

.他頓時覺得他快不久於人世了.在他求救無助時.

剛好看到這個節目有提到他所看到的女孩.

於是他決定提起勇氣向這靈異節目求救.

而靈異節目的主持人也熱心的幫忙他.

並且詢問他是如何遇到那個小女孩.

也放了這卷V8做進一步的確定.沒想到在開始正要放的同時.

那個人說他再也不想看到小女孩的臉.

因為他說他看了之後整個人非常難受.而主持人也不再強迫他.

因此主持人請了當地附近的居民看看這卷V8的小女孩.

是否曾有人見過.動用了學校以及警察局的關系…

已經確定沒有V8中的這位小女孩.

也就是這位小女孩根本就是一個幽靈.在經過重重的考證之下.

這位小女孩的確是不乾凈的東西.

恐怖的是凡看過這卷V8的人沒有

一個人會覺得心情舒服甚至起雞皮疙瘩.(你看久了就會知道)

身材雖是小孩子.但是臉卻像個老人精.且面無血色…

最後主持人請了一個法力十分高強的法師解決這事.

但是必須當事人帶法師到第一次看到小女孩的現場.

當法師到了現場後(場地是一片竹林).奇怪的是來了.

原本天氣晴朗.就在法師剛剛踏入這片竹林時.

天氣馬上轉成陰暗.正當法師要更進入竹林時.

竟然颳起強風而且越刮越強.彷佛是紅衣小女孩的警告.

而法師也不畏威脅地做了一下手勢.風勢竟然停住了.

(補充:這位法師是所謂的靈媒.藉由神明的附身來辦理事務.)

之後法師將他收服了.並且將它抓了回去到寺廟中.

後來將他封到蛋中.可是奇怪的是法師竟然說要放了他.

而當事人嚇的要死.說怕那位紅一小女孩會再找他索命.

但是法師也向他保證說他和那位小女孩也達成協議.

(要他不要再害人).何況那位小女孩也被他打傷了.

也嚐了些苦頭.法師似乎有不可告人的祕密.

最後以一句不要趕盡殺絕.要再給他機會.)

之後將蛋殼開啟流入河流中.

更絕的是蛋黃和蛋白都是黑的….很恐怖吧.

各位會覺得我為何知道那麼多.因為我剛好有看那個靈異節目.

而那個靈異節目已全部的時間來拍攝這整個過程.

所以我講的過程都是透過現場的報導所得.

最最最後…我要說明的是能不看這V8就不要看.

如果要看就看一次就好.不要常看….因為那法師說過.

任何靈異的照片或V8都會留有那個不乾凈東西的氣.

對人都是不好的.功力更強的鬼魅.

可直接透過V8或是照片來直接傷害人.

我覺得法師會放了他.是因為這個紅衣小女孩不是泛泛之輩.

算是等級很高修行不差的XX.

因此覺得如果這樣毀了他實在有點可惜(對紅衣小女孩而言).

所以V8能不看最好嘍.如果他若沒有向善的話.

搞不好你運氣差.看了這卷V8他就會找上你喔. (膽小慎入

VDO

臺灣著名的靈異事件中,除了紅衣小女孩,其實妹妹背著洋娃娃這首歌背後也是一個令人傷心的鬼故事喔~~

「妹妹背著洋娃娃,走到花園來看花。娃娃哭了叫媽媽,樹上鳥兒笑哈哈…」這首是大小朋友耳熟能詳的臺灣童謠,前一陣子莫名其妙的成為了一則靈異故事 的起源,不僅造成民眾不小的恐慌,各家新聞臺也報導這首童謠的可怕故事。姑且不論「妹妹背著洋娃娃」這首兒歌背後所隱藏的故事真實性,卻已經激起民眾對這 種鄉野怪談的好奇心。

傳言指出此「妹妹」原名為北村玉上,是一日本將軍的外房妻之女,自幼便其貌不揚,而稍年長時則更為醜陋,因此父親從不見她,而玉上也不曾對父親留下任何感覺。

玉 上因為自卑而羞於見人,而逐日封閉心靈,最後連自己母親與妹妹都不敢親近她,深怕自己也染上了被人恥笑的醜病。唯一能陪伴玉上的只有那一臉笑容,而且始終 如一的洋娃娃,因此,不管日夜,玉上都抱著它。15歲那年,自憐自哀的玉上卻因自悲而厭世,在自己房間內上吊自盡。因為玉上自幼封閉,根本沒有人會進她的 房內。

直到玉上屍體的頭發由腰長到地板,衣服由白變為暗紅,才被自己的母親發現。她看見女兒的屍體痛哭失聲,在處理完後事之後,玉上的母親終於悔悟,終日悲痛不已,身體日漸虛弱,在30歲時憂鬱而死。

玉上的母親臨終前依然抱著女兒的洋娃娃,想著跟自己的女兒共赴黃泉。整件事情在母女的相繼去世下漸漸被人所遺忘,不過在夜晚烏鴉啼叫之時,某間房間總會傳出微弱呼喊之聲。「媽媽,我真的好寂寞,媽媽,為什麼你總是不陪著我…」

傳出這些聲音的房間,正是玉上自縊之處,但屋內唯一屬於她的東西,就只有那白臉微笑的娃娃。為了平息人們的恐懼,將軍派雕工將娃娃的臉雕刻成吉祥的貓臉,但為了不再讓它發出聲音,將軍命雕工不準在貓臉刻出嘴。就這樣,娃娃放置在部屋內渡過了百餘年。

而由這個故事延伸出的祕密,就在「妹妹背著洋娃娃」這首兒歌的歌詞裡。

妹妹背著洋娃娃,走到花園來看花。

娃娃哭了叫媽媽,樹上小鳥笑哈哈。

這首歌的主題是妹妹,可是哭的卻是娃娃喔,大家 再仔細唱一次。

妹妹背著洋娃娃,走到花園來看花。

娃娃哭了叫媽媽,樹上小鳥笑哈哈。

你發現了嗎,誰哭了之後叫媽媽呢? 樹上的小鳥又為什麼會笑呢?

《網路追追追》曾做了調查報告,不過故事的起源不是來自於日本,而是來自於臺灣臺南。故事大意就是,在日據時代的臺灣,臺南陳家算是那時候臺灣數一 數二的有錢大戶。 陳家有一個女兒陳美如有氣喘病,十一歲生日那天收到母親親手縫制的洋娃娃。某天,有亂民四處打劫,找上了陳家,結果陳家男女主人皆被殺死,陳美如也緊抱著 洋娃娃死去。

《網路追追追》也找到「妹妹背著洋娃娃」的作曲者,發現歌詞是一位已故的國小校長周伯陽所填寫。 「妹妹背著洋娃娃」原名叫「花園裡的洋娃娃」,民國37年,周伯陽作好詞之後,將詞交給老同學蘇春濤譜曲,從此成為本土最為人所知的兒歌之一。

至於周伯陽為什麼創造出「妹妹背著洋娃娃」的詞,報告指出,周伯陽看到小女孩們在玩洋娃娃,突然得到靈感,因此而寫出了五首關於洋娃娃的兒歌,其中,以「花園裡的洋娃娃」最具代表性。 因此,「妹妹背著洋娃娃」這首歌的來由跟鬼故事是沒啥關系的。

看完真的有點怕怕的….

這個案例的小妹妹很明顯受到冷落沒有人可以跟他說話,導致產生憂鬱傾向,國外網站Buzzfeed就整理出了15句不該對憂鬱癥患者說的話,提供給大家參考。如果我們多關心別人一點,很多恐怖或令人懊悔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

1. 別人過的比你還慘

講這句話對憂鬱癥患者根本毫無幫助,你應該改口說:有什麼我能夠幫得上忙嗎?

2. 明天會更好

你應該改口說:我每天都會在你的身邊陪伴你度過難關的。

3. 人生就是充滿不公平阿!

你應該改口說:這種事發生在你身上我真的感到很難過,但一切都會順利過去的。

4. 你怎麼不去好好面對這件事情呢?

應該要改口說:你不是一個人在拚命,我會陪你的。

5. 老是這樣憂鬱不行,人生還是得過下去啊!

應該要改口說:你的生活裡其實有很多精彩的事情,我會陪你重新探索這一切的。

6. 我懂你的感覺,因為我也曾經不開心過

應該要改口說:我雖然無法完全理解你的感受,但我會盡最大的努力去了解。

7. 你這樣實在是太自私了

應該要改口說:我能幫你做些什麼嗎?

8. 出去放鬆好好玩玩,喝點酒就什麼事都忘啦

應該改口說:我的肩膀胸膛都可以給你依靠,改天一起去喝杯咖啡聊聊天吧。

9. 你這麼憂鬱,我被你搞到心情很糟糕

應該改口說:我真不想看到你每天都這麼痛苦,如果可以的話,讓我為你做點什麼吧。

10. 你到底在憂鬱什麼啦!

11. 不要老是自怨自艾好嗎?

12. 出去好好運動就好了

13. 你不能每天老是把自己關在家裡,出去走走吧

應該要改口說:我不想讓你覺得你是一個人在面對這些事情,要不要我陪著你,或是一起去想去的地方?

14. 每個人都在面對各式各樣的問題,為什麼你就不行?

應該改口說:我知道你正在面對一個很痛苦的時期,我只想讓你知道我一直都會陪著你。

15. 你很堅強,放心你會沒事的

支持一下給個讚 ↬

來分享傳遞祝福與關心~ ヽ(●´∀`●)ノ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