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敏島有一個特別的廟,供奉的是芭比洋娃娃,吸引馬新信徒前往膜拜,供品竟是口紅、指甲油和各種化妝品。這個位於烏敏西南部的「拿督姑娘廟」,也稱為柏林苑,在1896年設立。

廟宇供奉的主神是拿督姑娘,而她的神像竟然是一個有藍眼睛、金頭髮的芭比洋娃娃,娃娃戴著一個花環和十字架項鏈。

廟宇的供桌則猶如梳妝台一般,擺放各種女人用品——花露水、口紅、胭脂,香水和指甲油等。

拿督姑娘廟的負責人林清德(55歲,德士司機)說,這個廟宇每個周末會吸引善男信女前去膜拜,以中年婦女為主。廟宇的的香火已不如20年前鼎盛,每周末前來膜拜的約四五人。不過,一到拿督姑娘在農曆八月初一的誕辰,一般就會吸引40到50人到訪。有不少人是從馬來西亞等地遠道而來膜拜,也有遊客因好奇而慕名前來。林清德說,大部分善信都是來求財,也有人是求健康或保平安。義務打掃廟宇的王金清(51歲,德士司機)說,曾有善信中過二獎,過後來酬神。林清德也說,有不少上了年紀的人因腳痛等問題,來拿督姑娘廟向神明請花露水回去使用,據說腳痛問題後來獲緩解。

原本供奉骨灰瓮

林清德說,拿督姑娘廟供奉的神像,原本不是芭比洋娃娃,而是骨灰瓮,六七年前才換成洋娃娃。

原來,當時一個已移居澳洲的烏敏島村民,一連三個晚上都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在夢裡,一名洋妞為他指路,叫他到一家商店裡買下一個芭比洋娃娃,要求他把這個洋娃娃帶回烏敏島的拿督姑娘廟。男子抱著半信半疑的心態,按照夢中指示,果真找到那家商店,在裡頭發現一個特徵和裝扮完全符合洋妞形容的芭比洋娃娃,就帶到烏敏島送給廟宇。從那時開始,拿督姑娘廟就開始以芭比洋娃娃當做神像。

善信求助靈驗

林清德說,曾有一名40多歲的婦女要找銷售行業的工作,但找了半年都一直不成功,於是到廟宇求助。「她來這裡請了一支口紅回去,我教導她面試時前塗,結果兩周後,她買了一打口紅回來祭神,說找到工作了。」他透露,也有來自馬來西亞怡保的中年婦女,幾年前因為手痛問題來求助神明。「她當時吃止痛藥,但藥效過了又疼痛,後來她請了一支花露水回去沖涼,說也奇怪,手痛問題就改善了。」

拿督姑娘廟由來兩典故

◆典故1一對德國夫婦在烏敏島是園主,他們有一個女兒。德國男子後來被祖國徵召去作戰,當日本人開戰來到烏敏島時,德國女生躲進山洞,結果餓死。島民原本以為女生和德國夫婦返回德國,沒想到幾年後在山洞挖到她的屍骸,憑著她的衣物認出是她。島民於是興建一座廟來紀念她。 

◆典故2上個世紀初,一對德國夫婦和女兒在烏敏島開闢一個咖啡園。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與德國交戰,德國人被英國人視為敵人。1914年8月的一天,英國軍警乘船來到烏敏島,要將這戶德國人家捉去集中營關押。夫婦倆被捉走,女兒逃到後山,但不幸墜落懸崖,摔死在亂石堆里。為安撫少女的亡魂,島民為她立一間廟,就是這間「拿督姑娘廟」。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