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孔鏘就算不舒服,也都要戴上呼吸器。

在綜藝節目活蹦亂跳、四肢健全的孔鏘,居然會因「一覺不醒」的「睡眠呼吸中止症」,

領到一張重大傷殘證明。由於擔心自己猝死,孔鏘已經想好身後事,甚至還預留遺言:「遺產全留給第三任老婆。」

工作壓力極大的孔鏘一直都睡不好,老婆睡在身旁,有時候看著呼呼大睡的孔鏘,居然在打呼的空檔經常發生「暫時停止呼吸」的狀況,所以她軟硬兼施,要求孔鏘去看醫生。

沒想到不看還好,一看醫生卻嚇壞所有人,孔鏘赫然發現,自己十多年來睡不好的狀況,就是相當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症。

直到醫生嚴肅地說:「輕則中風、重則猝死。」才讓孔鏘認真地考慮即將面對的狀況。

對孔鏘來說,雖然把最愛的音樂當成工作,但因伴奏需要即時的反應,長期的壓力讓他每天都難以入眠。即使真的睡著,

這十多年來,他其實沒有一個晚上能安心入眠,大概2、3個小時,就一定會起來2次,有時候抽根菸、有時喝杯水又繼續睡,但沒隔多久,狀況又開始發生。

每天努力地工作,睡眠品質卻非常差,蠟燭兩頭燒的狀況下,身體當然愈來愈不好。為瞭解決失眠的問題,孔鏘在2個星期前到基隆長庚檢查,發現自己居然患有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

剛聽到這個病,孔鏘還跟老婆說:「就只是睡覺忘記呼吸,有什麼好緊張?」甚至還開玩笑地說:「喂!為什麼要給我這本像是殘障手冊的東西啊?」

但當聽到醫生說「輕則中風、重則猝死」後,孔鏘才開始正視這個問題,也開始用呼吸器避免危險。

不過,只要開始使用呼吸器,就必須用上一輩子,這也就代表以後機器不能離身,包括出國或出差都一樣。

不太喜歡被東西綁住的孔鏘沒辦法不用,只好自嘲地說:「賣這個機器的廠商告訴我,胡志強買了同款的機器,我跟他本來就長得很像,戴上這個感覺就更像了喔!」

曾經酒色財氣 要拿金鐘雪恥

自認跟胡志強超像的孔鏘,居然也開始跟他用起一樣的呼吸器。(本刊資料室)

對於生死,孔鏘說自己看得很開,但愛面子的他私下已開始打算,如果有一天真的怎麼了,家裡該怎麼辦?現在是不是要再多拚一下,幫未來多加一些籌碼?孔鏘放不下的並不是花花世界,而是最愛的家人。

「我愛我的老婆,也愛我的家人,我的東西就是他們的,哪有什麼好擔心?人生就是要開心,想那麼多有用嗎?還沒到遺書的境界啦,反正老婆都會處理,不必擔心太多。」

點起一根菸,孔鏘的笑容看來既燦爛又令人感傷。不過,話雖然說得輕鬆,但說起結婚才滿1年的老婆,孔鏘欲言又止。

再說起3個孩子跟2個孫子,孔鏘說話的那種不捨的樣子,看起來對於生死,他其實沒那麼豁達。「以後會發生什麼誰知道?

該做的事做好、該打算的事打算好,其他的就聽天由命吧!」感覺心不甘情不願的孔鏘做了一個這樣的結論。

除了「睡眠呼吸中止症」之外,孔鏘認為,自己的生活非常穩定,

但因工作都跟秀場離不開關係,所以從年輕到現在,孔鏘也承認幹過很多蠢事,酒色財氣、吃喝嫖賭幾乎統統有。

到底最蠢的事有多蠢?他倒是直接地說:「還不就是『小弟吐痰』(一X情)嗎?」談到那時候的「豐功偉業」,孔鏘眉飛色舞,

口氣卻是輕描淡寫:「年輕不懂事,那時候跟很多一線女歌手的關係都很好,大概都是1次、2次,最多不會超過3次。」

不過,除了「粉味」之外,孔鏘倒也沒出過更大的問題。如果愚蠢是一種錯誤的話,那他倒是在9年前狠狠地錯過一次,

這一錯不但毀掉了他的第2段婚姻,還多了600萬元的負債,讓他當時位於臺北市忠孝東路的公司在1個月內結束,無論是信心或是名譽,都蕩然無存。

「我太容易相信別人,也太不會看人,所以搞到自己很慘,我不怪他們,只希望不會再犯。」說起9年前的挫敗,孔鏘的表情一反常態地嚴肅。

「當時真的是『賠了夫人又欠債』,我曾經把所有跳票的支票貼在牆上,也在林口躲了2年,賣掉惟一的車子,躲躲藏藏地接零星的工作。

直到八大電視的總經理林柏川給我一個機會,讓我從《台灣的歌》重新站起來,他支持我、相信我,我希望今年能幫他,也幫自己拿個金鐘獎。」

去年跟第3任老婆結婚後,孔鏘認為,自己的生活才算穩定。

醫生說法:打鼾是發病警訊

現代人因為壓力大,經常睡不好,但有時並不是因為壓力的關係,而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影響。何謂睡眠呼吸中止症?

台大內科主治醫師李啟明表示,是指在睡眠中,因呼吸道阻塞而形成的呼吸中止,進而導致血氧濃度降低,睡眠因此受到幹擾;最常見的就是「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打鼾則是最主要的症狀。

李啟明透露,一般的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並沒有確定的致病原因,但大部分體型偏矮胖、脖子較粗短、有抽菸及喝酒習慣者,呼吸容易不順暢。

睡覺時因為打鼾,無法呼吸到空氣,二氧化碳開始堆積,因此從睡夢中醒來;若情況嚴重,腦部缺氧狀況無法排除時,就很有可能中風或猝死。

該如何治療?李啟明認為,目前還是只能靠器材緩解症狀,減低睡夢時中風或猝死的機率,並無法根治。

另一方面則是積極減重、減少咖啡跟酒類等刺激性的飲料、避免使用安眠藥等,都能稍微舒緩症狀。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