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兒子 偷拿錢,媽媽不打罵 反而「這麼做」...孩子不僅還錢 也學乖了,值得所有家長學習!

.                                                                                                                                                                                                  

俗話說:「細漢偷挽瓠 大漢偷牽牛。」

孩子小時候出現偷竊行為,

家長若不及時糾正、教導,很可能埋下後患。

當你發現孩子第一次偷拿家裡的錢,

你應該怎麼做呢?

繼續看下去...

孩子的「偷竊行為」

是家長常見的 問題之一

從事教育行業多年,接觸過很多家長和孩子,

幫助他們解決過各種教育及學習上的難題。

其中,關於孩子偷拿家裡的錢這件事

也是家長們常跟我提起的問題,

我發現大家解決這類問題的做法

往往都是對孩子進行批評打罵,

希望孩子汲取教訓下次不再犯。

而打罵教育 並不能

從「根本」解決問題

用責罵、處法的方式,

有時候反而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

很容易把重心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

而忽視了性格、品德上的培養,

在孩子小的時候,

教會他樹立正確的三觀,

懂得金錢的取之有道...

對孩子來說,這些方面比分數更為重要!

以下兩個小故事,

剛好可以拿來當作,家長面對孩子偷竊時

應該怎麼做和不該做的事。

老師在 所有同學面前,

把小偷「揪」了出來...

一間小學發生了偷竊事件,

當時老師把班上同學都留下來,

一個一個問說 是不是有偷東西,

最後發現,偷東西的是一個女生。

老師在同學面前指控她為小偷

大家開始在背後對她指指點點。

即使找到了凶手,

卻也毀了那位 女同學

從那之後,她不但沒有改過,

反而變得更仇視老師、同學,

雖然不只是這次事件才逼得她如此,

但她已經被烙上了「小偷」的惡名。

錢即使找回來了,

這是這種抓犯人的方式,

只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

作為家長和教育孩子的長輩,

要避免在眾目睽睽下傷害孩子自尊。

媽媽發現 錢包少了錢

懷疑是 2個孩子拿的

有位媽媽有個 12歲的兒子和 8歲的女兒,

有一天哥哥從媽媽的錢包裡面,

偷偷拿了兩張 100元,

哥哥把一張 100元給了妹妹,

一張留給自己買玩具車。

後來媽媽發現錢包的錢少了,

但他猜測是孩子拿的,但不確定是哪一個。

(圖片截取自 母親遊戲 劇照)

但是媽媽不明講

「巧妙地」暗示孩子...

晚上煮晚餐時,媽媽對孩子說:

「我覺得錢包好像少了200元,

是不是有小偷進來家裡呢?

媽媽覺得有點擔心。」

哥哥低下了頭,妹妹神情有點緊張,

媽媽證實了錢確實是兩個孩子偷的,

妹妹膽小,

偷偷把100元放回媽媽錢包。

2個孩子覺得愧疚

便都把錢 還回去媽媽錢包了

媽媽數著錢,笑笑地說:

「媽媽好像弄錯了,前幾天說少了200元,

其實是我算錯了,是少了100元。」

妹妹像是鬆了一口氣,但哥哥還是沒有動靜

媽媽補充了一句:

「我不相信是自己家人偷的,

可能有小偷進來,等我做完飯,

我們就去叫警察,你們說好不好?」

妹妹看了哥哥一眼,

哥哥趁著媽媽煮飯時,

也把100元放了回去。

看著孩子們歸還的錢,媽媽心裡覺得欣慰

某天和孩子聊天的時候說:

「媽媽真的是老了,

100元也根本沒丟,是我數錯了,

你說媽媽是不是真的迷糊了。」

哥哥和妹妹看著彼此笑了,

從此家裡再也沒有丟過錢。

(圖片截取自 隔壁的草坪 劇照)

面對孩子的偷錢行為,

爸媽可以這麼做:

1.千萬不可以用「審問犯人」的方式

去問孩子是否偷錢,或是逼迫他們認錯

建議用比較婉轉的方式去「提醒」他們,

讓他們知道爸媽已經知道他們犯錯了。

粗暴地「抓犯人」只會傷害孩子自尊,

不但會讓他們不敢承認,甚至有反抗的行為。

2.弄清楚孩子偷錢的原因,

才能杜絕偷竊的行為。

如果孩子是為了買某樣東西而偷錢,

在合理的範圍內,媽媽能以獎賞的方式去給予;

如果是不必要的需求,媽媽可以「借錢」給孩子,

像是算在零用錢裡面,讓他們日後再歸還,

一來可以避免孩子偷竊,

二來還可以養成孩子慎重的購物習慣。

家長是孩子 第一個導師

也是性格養成的 重要推手

家長的教育方式

決定了孩子的性格和習慣。

你粗暴地對待孩子,孩子還你以暴虐;

你細心地對待孩子,孩子還你以感恩。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和依靠,

用心去體貼和呵護,

在養成孩子性格和習慣的同時,

不給孩子的內心增添傷痕,

這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

(首圖截取自 小孩不笨2 劇照)

(文章來源)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