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指考分發後天放榜,台大用最新考招研究「打臉」招聯會!台大發現,在控制學測成績的變因下,學測成績相當的學生,申請入學學生的學業成績並沒有優於考試入學學生,直指招聯會不應以非科學論述,佐證推八成繁星、申請入學計畫是成功的,「招聯會主事的大學教授,基本科學素養竟連小學生都不如!」

台大研究在控制學測成績變因下,經由考試入學管道進入台大後,在微積分、物理和化學等基礎科目表現,優於學測成績相當的申請入學學生。台大副教務長張耀文解讀,指考生高三下還要讀物理、化學,顯示高中三年完整學習,對於大學基本科目的成績仍具意義。

大學招聯會曾根據100至103年度共40萬筆學測考生,比較繁星、個人申請和考試分發三管道進大學後的學習表現,發現繁星生成績最好,其次是申請入學,考試分發敬陪末座。而台大研究樣本數則是針對96至103年的台大入學生,大一和大二的平均成績作比較。

台大與招聯會的結論不同,張耀文解釋,主要差距來自招聯會研究缺陷,在沒控制學測成績情形下,直接拿甄試群組成績比較指考入學,但甄試入學的學生通常學測考得比較好,學測失常或考不理想的會再拚指考,不能拿兩者的學測成績直接比較。

「招聯會主事的大學教授,基本科學素養竟連小學生都不如!」張耀文直言,連小學自然科學都有教小朋友操縱變因,招聯會不應以非科學論述,佐證推八成繁星、申請入學計畫是成功的;清華大學主導的招聯會,一直主張繁星、申請入學管道愈多愈好,「以達其搶優秀學生的私慾,主事者不用正道,令人遺憾」。

另外,台大研究發現,繁星生入學後表現確實是三管道最高,但這是傳統明星高中學生拉高繁星生平均成績所致,其他高中繁星學生平均學業成績遠低於考試入學學生。

張耀文說,繁星是第一個入學管道,少子化趨勢下,中後段學校招生的心態是「落袋為安」,想盡量在前面的管道「收滿」學生,這也是台灣高教最悲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