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底至今年五月,在台南善化區經營四十年的兩家知名老醫院相繼歇業,一是位於中山路鬧區的侯安醫院,另一家是僅百公尺遠的謝醫院,據了解未來都將「轉型」為養護中心,爭取長照商機。
健保開辦 地區醫院日趨萎縮
國內醫療院所依規模分為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與基層診所四個等級。衛福部健保署積極推動分級醫療,但自健保開辦後,國內醫院發展M型化,醫學中心和基層診所不斷增加,地區醫院則減少近兩百家。類似侯安醫院、謝醫院的地區醫院越來越少。監察院調查報告直指,健保給付制度對大醫院有利,使地區醫院經營困難,日趨萎縮。
▲立足地方逾40載,台南善化謝醫院停業,招牌已經拆除對外招租中。
健保署統計,健保自一九九五年開辦以來,全國特約醫療機構從一萬五千多家成長至兩萬七千多家,其中醫學中心從十三家增至廿六家,基層診所增加近三千家,地區醫院卻從五六八家減少為三七○家。各縣市以高雄市減少卅三家最多,其次是台南市減少廿八家,而嘉義縣減幅六成六最高、屏東縣減幅五成七次之。
無預警歇業 偏鄉醫療雪上加霜
高雄頗具知名度的二聖醫院在高雄氣爆發生時,還被指定為傷患急救及後送緊急醫療站,卻因負責人醫師過世,醫院舊建物不符新法規,今年不得不轉型成骨科診所。屏東縣小康醫院原是新埤、南州、林邊鄰近鄉鎮唯一地區醫院,去年底無預警歇業,居民只得前往較遠醫院看病。
此外,健保開辦後雖基層診所大量增加,婦產科診所卻大為減少,從廿年前的六六九家減少至前年的三六三家,足足少了一半,其中屏東恆春四鄉鎮,目前只有一名開業產科醫師,偏鄉產婦就醫權益值得關注。
監察院調查指出,醫學中心每人平均費用是地區醫院的二點二倍,偏鄉地區醫院更是經營困難。二○○六年門住診醫療費用占率,醫學中心三成二、區域醫院二成七、地區醫院一成六、基層診所近二成五;推估至二○二○年,醫學中心將成長至三成四、區域醫院三成三,但地區醫院萎縮至一成二、診所為二成一,「顯示台灣醫療體系嚴重失衡」。
健保署長:不能讓地區醫院消失
「地區醫院不能消失」,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將從健保總額中撥出廿九億元,額外補貼偏鄉地區醫院支付標準,讓偏鄉醫療不需要經營得那麼辛苦。
李伯璋坦言,過去廿年來從未認真推動分級醫療,使得地區醫院減少,「如果分級醫療不搞定,不但血汗醫院狀況無法解決,台灣醫療制度也永遠沒救」,而今年四月透過調整部分負擔差距,踏出分級醫療第一步,未來將視推動狀況,不排除漸進式加大部分負擔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