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婆婆在家吃紅棗,竟然暈倒甚至心臟驟停。

經過30小時搶救,轉危為安。

這麼普通的零食,老婆婆吃了怎麼就出事了呢?

健康君帶你一起找答案!

近日,湖北武漢80歲的吳婆婆在家翻出一包紅棗,便打開包裝當零食吃。想著紅棗養生,子女們也沒太在意。誰知當天下午,老人在客廳大叫一聲後暈倒,呼吸微弱。家人趕緊撥打120將其送往武漢市第三醫院。檢查發現她心臟驟停,醫生按壓急救後心率恢復,隨後轉至ICU搶救。

該院重症醫學科醫生董芳表示,吳婆婆本身患有腎功能不全,又連續吃下了15顆左右紅棗,紅棗本身含鉀量特別高,這也直接導致婆婆血液裡面的鉀量超標,引發心臟驟停。專家連續搶救30個小時,吳婆婆才脫離生命危險。

董芳提醒,正常人食用紅棗每日最多1-2顆,吃多會引發胃部不適、腹瀉。若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要多吃則容易出現酸中毒、鉀排泄障礙。

“一日食仨棗,百歲不顯老”

紅棗真那麼好嗎?

我們一起來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

南方醫科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老師鄧紅:

補血?

1、紅棗相對於其他植物而言,所含鐵元素是較高的;

2、紅棗所含的是非血紅素鐵,吸收率只有3%~5%,可做預防食用;

3、從補鐵的角度來說,最佳的還是動物類肝臟,動物性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動物血)中的血紅素鐵,吸收率高達20%。

抗癌?

1、能“抗癌”的說法有些過於誇大了,但紅棗的確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2、吃任何蔬菜水果都有防癌的作用。

可以看出

吃一些紅棗的確對身體有好處

但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吃紅棗的

廣州市中醫院主任中藥師梁基智:

從中醫的角度而言,紅棗“帶火”,體質壯實的人不宜多吃,味甘,消化不好的人也不能多吃。除此之外,紅棗吃多了也會造成脹氣,每天吃幾顆,也就夠了。

除了紅棗

還有不少平時大家以為“養生”的“中藥零食”

其實都有忌口,並非人人適合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東院中醫科主任醫師賈運濱:

龜苓膏:胃寒脾虛者少吃

正宗的龜苓膏主要以名貴的鷹嘴龜和土茯苓為原料,再配以生地黃、蒲公英、金銀花、菊花等藥物精製而成,具有清熱解毒、滋陰補腎、消除暗瘡、潤腸通便的作用。因此受女性喜愛,更是一些老年人群喜歡吃的中藥保健零食之一。

龜苓膏雖可清熱排毒,但偏於寒涼,一般胃寒和脾胃虛弱的人還是少吃為好。此外,龜板有興奮子宮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故孕婦和月經期女性也不宜多吃。

酸梅湯:感冒咳嗽者需忌食

酸梅湯是中國傳統的消暑飲料,冰鎮後飲用,非常清涼。且酸梅湯的主要成分烏梅里的檸檬酸可幫助吸收維他命及酵素,能預防疾病及消除疲勞。而烏梅里的蘋果酸,可把適量的水分導引到大腸,形成糞便而排出體外。

酸梅汁可緩解口臭及宿食,但感冒發熱、咳嗽多痰、胸膈痞悶等人群應忌食烏梅,菌痢、腸炎初期的患者也需避免食用烏梅。

桂圓乾:體質燥熱者不宜多吃

桂圓乾是很多中藥零食中較受歡迎的一款,不少人都認為其攜帶方便,便於保存,口感還好。可桂圓乾並不是所有人想吃就可以吃的。有些人食之,就會出現流鼻血、大便乾燥的癥狀。

桂圓乾是常用的滋補品,性熱的它適合體質虛寒者,而本身體質燥熱的人就不適合過多食用,容易出現大便乾燥、口乾等上火癥狀。

新鮮桂圓。資料配圖

薄荷糖:陰虛血燥者應忌服

有些煙民為了緩解口中異味會備一些薄荷糖,而希望提神醒腦的上班族也將其當作常備零食。殊不知,薄荷其實也是一種中藥,土名叫“銀丹草”,廣泛用於驅風、防腐、消炎、鎮痛、止癢、健胃等藥品中。薄荷糖里含有少量的薄荷提取物質,有發散風熱、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和止癢等作用,有助於緩解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無汗、風火赤眼等病症。但陰虛血燥、肝陽偏亢、表虛汗多者應忌服。

除了以上,還有一些朋友,尤其是中老年人喜歡拿來“養生”的食物,也是需要多加註意——

茯苓餅

茯苓餅是北京特產,好吃不貴,還有健脾和胃、利水除濕、寧心安神的功效,但大便乾結、腎陽虛、感冒發熱、血糖過高的人不宜食用。

秋梨膏

冬季天干寒冷,嗓子難免不舒服,很多人就喝秋梨膏來緩解,管用還好喝,只是它對陰虛肺熱之燥咳有特效,但不適合風寒、風熱、痰飲、肝火之類的咳嗽,有時還會雪上加霜。秋梨膏性涼,脾胃虛寒、手腳發涼、大便溏瀉的人最好不吃,而且它含糖量也高,糖尿病人亦不可食用。

阿膠蜜棗

阿膠蜜棗的確適合體虛、血虛還有產婦的食用,但是阿膠滋膩,不易消化和吸收,因此脾胃不好的人不能多吃,最好每天不要超過10顆,另外它的含糖量太大,每天吃太多糖對身體也有損害,且對牙齒也不好,特別是糖尿病患者不能食用。

以上“中藥零食”你能辨清嗎?

值得注意的是

不同的“中藥零食”並非對所有人都好

不要覺得某種食材百利而無一害

千萬要搞清不同人的忌口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