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旺報》今日發表台大政研所陸生洪鑫誠的評論文章指出,現在的陸生在台灣常充當社會、甚至台當局對大陸情緒的出口,曾對台灣、對兩岸多少有些期待的陸生們,或被現實打醒,或夾在兩岸之間無可奈何,台灣就這樣成為一個不令人放心的選擇。而若回到“不談情懷,只講現實”的層面,就不得不問:陸生為何要來?來了又如何呢?
評論摘編如下:
4年前的暑假,筆者在北京參加一個中美台聯合舉辦的學術訓練營,訓練營的師資除幾位美國教授之外,皆來自台大、政大等校。因此台灣問題、兩岸關係頻繁成為日常案例來源,直至課外,兩岸師生之間交流熱絡,大陸學者尤其對台灣政治、社會、教育方面極具好奇。
印象較深的是,不少大陸學者對我這個要到台灣讀研的晚輩充滿興趣,他們基本上要經過兩三回合的對話,才能確定我真的是一個大陸人,只是要去台灣讀書。那時,“赴台陸生”是個大陸同胞很陌生新鮮的概念,但許多態度都是較正面的,就像營隊裡的前輩們頻頻向我了解赴台求學理由和台灣社會萬象時,總是帶著笑臉和好意的。
一位政大教授談到台灣青年的“名校情結”較大陸青年沒那麼深,說相比大陸考生對北大清華的執著,台灣考生不一定第一志願都是台灣大學,也會考慮自己的興趣,如有的學生就是想學設計,那他可能會直接報台灣實踐大學,不會過於糾結。語罷,大陸學者們對台灣的情懷似被滿足,有人回頭恭喜我,稱這台灣應是個適合讀書的地方。
那是2013年8月,在台陸生即將書寫第三年曆史的時候。正如上述北京發生的對話,當時對大陸人來說,許多台灣的大學可能都沒聽過,卻似乎因代表另一種可能性而有足夠的吸引力。
近來常有報導分析這兩年陸生來颱風氣低迷的原因,其中“學歷含金量下降”首當其衝。而所謂“含金量”,多半以台灣高校整體世界排名下降,被大陸名校趕超,來論證陸生為何對台校失去興趣。
以筆者作為一個老陸生的粗淺觀察來看,這恐怕有點抓錯重點。事實上由於開放初期對大陸學歷採認極其嚴格,故前三年申請台灣研究所的陸生幾乎清一色來自大陸“985”高校,彼時不論國私立名校,從大陸TOP10畢業來台深造的陸生比比皆是,想錄取名校名系一位難求。在“985”出身申請歐美研究所稀鬆平常的背景下,台灣憑藉舒適的環境、更高的性價比,當然還有“民族情結”,成功搶得眾多優質陸生生源。
這些“老三屆”陸生當中,有不少入讀比自己本科大學排名低的台校,但大家真正關心的,是在台求學期間,是否可得紮實而完整的學術訓練,識得負責的教授和交心的同學。在這些方面,從更早來台的學長姐,到同屆的陸生夥伴,都不吝給出評價。
然而從當時到現在,到底是什麼變了呢?
日前一位第二屆來台的學長跟我吐槽到他的導師很缺助教,而陸生現在又不能擔任時,吐出一句:“有點懷念馬英九時代”。
一語道破。對於陸生來說,這幾年最大的變化,大概是在那兩岸關係蜜月期,從台灣社會和兩岸的對話中感受到的多是善意,在那樣的心境下,連對歧視性政策也帶有“總會慢慢好起來”的期待。
現在呢?陸生在台灣常充當社會、甚至台當局對大陸情緒的出口,曾對台灣、對兩岸多少有些期待的陸生們,或被現實打醒,或夾在兩岸之間無可奈何,台灣就這樣成為一個不令人放心的選擇。
而若回到“不談情懷,只講現實”的層面,就不得不問:陸生為何要來?來了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