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駐今日頭條已經是第四天了!
今天聊聊電腦配置,如何裝一台適合自己的台式機。
這篇文是給想自己裝電腦卻不太了解硬體的朋友看的,發表的也僅僅是我個人的想法。
如果你是裝機大神,額...
首先裝一台桌上型電腦你需要了解台式機都有哪些硬體。
機箱裡的有:CPU,主板,內存,顯卡,硬碟,電源。主要就是這幾樣,當然也可以裝獨立音效卡,獨立網卡等其他硬體。
機箱外的就是:顯示器,鍵盤,滑鼠,音箱等等一些外設。
現在的年輕人,裝電腦主要都是用來打遊戲,那麼打遊戲的話,我們都需要關注哪些硬體呢?
小編主力機的配置
這個是我今年年初的時候裝的台式機,去年的時候還在用i7 4790K+GTX970的配置。
打遊戲,主要關注的硬體就是CPU和顯卡,這兩大塊。
首先談談CPU的選擇:
-
現在網上都說,玩遊戲一定要選擇一顆高主頻的CPU,其次再考慮核心數目。這個觀點我是贊同的。
-
如果預算可以,現在應該可以入英特爾i7 7700K,據說這顆U可以超頻到5.0GHz,價格也是二千出頭。其實它主頻能不能上5.0不重要,因為它的主頻完全是夠用的(默認主頻4.2GHz,睿頻可至4.5GHz)。
-
預算差點兒呢,可以選擇i5或者i3。我可以這麼說吧,如果你就是為了玩遊戲,i3就可以,i3的主頻普遍都很高。
-
當然,有些朋友在購買CPU或者顯卡之前會上網看一些測評對比,這是完全合理的。買之前看測評,會讓我們更加了解這款產品的性能以及它的一個定位。但是千萬別走到一個誤區,比如兩款CPU跑遊戲對比畫面幀數,如果只相差幾幀的話,我想就完全可以忽略,幾幀的差距不是你肉眼能夠看出來的。還有就是,有一些東西只是為了跑分好看的。
-
最後說說這個核心數目,目前來說,過多的核心不會帶來明顯的遊戲性能提升,因為DX11的時代,遊戲對於多核心是幾乎沒有優化的,就是說遊戲不會調用更多的CPU核心資源。但是隨著win10以及DX12的出現,市面上已經出現了支持多核心優化的遊戲,這就意味著,多核的CPU會帶來更好的遊戲體驗,這也是一種發展的趨勢。所以對於CPU的選擇,希望大家根據自身的需求合理選擇。
然後來談談顯卡:
-
其實顯卡真沒什麼可談的,顯卡目前也是兩大陣營,英偉達(nvdia)和AMD。顯卡給我的一個特點是定位比較清晰。
-
目前GTX10系列的顯卡,它的性能完全按照頂尖的Titan X,然後1080ti,1080,1070,1060,1050ti,1050這樣的順序排列的,其中gtx1060還有6G顯存和3G顯存兩個版本。
-
AMD的顯卡也是如此,這個可以百度搜索桌面顯卡天梯圖,來對比英偉達的顯卡。因為顯卡天梯圖是隨著產品更新而更新的,所以要找比較新的天梯圖。
-
一般對於主流的裝機選擇,可以考慮gtx1060顯卡,顯存最好是6G版本的,雖然說你可能不使用高解析度顯示器,但是對於當下一部分畫面較出色的單機遊戲來說,顯存占用的還是比較厲害的,可千萬別讓顯存成了性能瓶頸。
-
那麼gtx1060是個什麼概念呢,可以這麼說吧,市面上主流的遊戲,都可以流暢體驗。當然你要非得追求遊戲開最高畫質,那泰坦都滿足不了你。中高畫質情況下,主流遊戲是可以流暢地體驗遊戲的。
-
然後在gtx1060這個檔上下區分,根據你的預算,上下選擇合適的顯卡。如果只玩LOL這類遊戲,gtx1050也是可以滿足的。
娛樂大師跑分
CPU和顯卡說完了,再說一下內存條的選擇。
首先對於新平台(如英特爾6代CPU以上,或者AMD銳龍CPU)來說,我們就需要選購DDR4的內存條。而對於老平台,則只能購買DDR3的內存條。這個到底如何選擇完全取決於你的CPU的支持以及主板的支持。DDR4和DDR3的插槽是有區別的,不兼容的。
一般裝機,都會選擇頻率較高的內存條,但是這個也是根據自身預算來的,頻率從2133MHz到3000+,完全可以根據預算來選擇購買。因為DDR4還是一個較新的產物,價格照DDR3要貴很多,頻率越高,價格也相對越貴。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不要感覺頻率越高,性能越好,事兒倒是這麼回事兒,但是你用2133的條對比3000的條,在日常使用的時候,幾乎看不到差距。
然後對於構建雙通道問題我在這裡就不多說了。說法太多。
再說說主板,主板是承載機箱裡多數硬體的主要載體,顯而易見,它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對於目前的主板,一般都分為高中低三個型號,對於英特爾7代U搭配的200系列主板,就分為Z系列,B系列以及H系列,分別對應高中低。
那這三檔如何選擇呢?我只能說差不多就行。有錢就上高端的Z系列,預算不是很充裕,那就考慮中端型號的B系列,最低端的那個型號H我不是很不推薦,因為除了用料和做工,在功能方面也會有多少的縮水。如果你買了一顆i7的CPU,那你肯定也會搭配一個Z型號的主板。
注意:購買CPU和主板時都是對應的,因為每一代的CPU針腳都會有變化,所以對應的主板插槽也會有變化,還有晶片組的支持。可以這麼總結,一代CPU對應一代主板。大概就這樣。
還有一個硬碟的選擇,硬碟目前肯定是固態搭配著機械使用,固態可以說是提升電腦性能較為明顯的一個硬體了,這一點兒都不是吹出來的,一個古董機,裝上固態都能飛一飛。
固態一般有傳統的SATA接口的,還有一種是M.2接口的,而M.2接口還分兩種類型:Socket 2和Socket 3,其中Socket2支持SATA、PCI-E X2接口,而如果採用PCI-E ×2接口標準,最大的讀取速度可以達到700MB/s,寫入也能達到550MB/s。而其中的Socket 3可支持PCI-E ×4接口,理論帶寬可達4GB/s。
固態硬碟的選擇可根據自身需求選購。M.2接口硬碟還需主板的主持,有些主板是沒有M.2插槽的。
對於家用辦公,或者給父母裝一台電腦娛樂使用,看電視、鬥地主,那我推薦選購一顆i5處理器,因為i5處理器,四核心四線程,能睿頻,日常辦公不二首選,顯卡不用上,選擇一塊大硬碟,就可以了。
寫到這呢,我要說的差不多也說完了。
外設的選擇那就看自己喜好了。
對於AMD的銳龍處理器,大家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因為這又讓我們在選購處理器時又多了一個選擇。
銳龍除了近期發售的發燒級別的「線程撕裂者」外,主流的有R7 1800X、R7 1800、R7 1700X、R7 1700,還有R5 1600X、R5 1600等等,可選擇性非常大。具體情況我不在這裡過多介紹了,我也不是打廣告。
我自己的主力機選擇的是AMD的銳龍1700X處理器,目前用著感覺還可以。銳龍是AMD的一個翻身之作,硬是逼得英特爾推出了i9處理器。
有對銳龍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自行了解一下。
極簡生活,寫給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