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什麼不肯回歸
台灣,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從列強侵占到民國光復,它的身世問題仍然懸而未決,許多專家在台灣隸屬問題上有爭議,有些認為是屬於中國,有些認為台灣是清朝政府遺棄的孤兒,已經不屬於中國版圖之內。無論什麼說法,目前的台灣,對自己的身世都沒有確切的認識。按理,中華民族應該是自己的親生母親無疑,但卻遲遲不肯回歸。當年日據時代遭受壓迫,卻仍然帶有日本情結。在遇到困難時,卻又不自主地去尋求美國的幫助和保護。因此,這三個國家便成了台灣的依靠,使台灣面臨選擇時猶豫不決,很是矛盾。 中國:當之無愧的親媽 台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隋唐時期(公元589—618年)稱台灣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師台灣。據史籍記載,610年(隋大業六年)漢族人民開始移居澎湖地區。到宋元時期(公元960一1368年),漢族人民在澎湖地區已有相當數量。漢人開拓澎湖以後,開始向台灣發展,帶去了當時先進的生產技術。公元12世紀,宋朝將澎湖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並派兵戍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灣。明朝後期開始出現台灣的名稱。 16世紀,西班牙、荷蘭等西方殖民勢力迅速發展、開始把觸角伸向東方。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乘明末農民起義和東北滿族勢力日益強大、明政府處境艱難之時,侵入台灣,台灣淪為荷蘭的殖民地。1644年,清軍入關,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權。1661年4月, 帶著一些殘餘流寇逃到台灣的前明遺臣鄭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討大將軍的名義進軍台灣,向荷蘭殖民者表示台灣“一向屬於中國”,台灣和澎湖這兩個“島嶼的居民都是中國人,他們自古以來佔有和耕種這一土地”,荷蘭“自應把它歸還原主。”經過激烈戰鬥和圍困,1662年2月,鄭成功迫使荷蘭總督揆一簽字投降。康熙年間,清政府又遣派施琅將軍遠征台灣,從鄭成功之子鄭克爽手中收復了台灣。 但是,大清帝國剛開始對台灣卻沒有強烈的領土野心。大清帝國部分官吏認為「台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倒不如「徙其人而空其地」,因此皇帝有意放棄台灣,後因率兵攻台的將領施琅力爭,才將台灣留下,併入大清帝國之版圖。大清帝國統治台灣共計212年(1683年—1895年),儘管大清帝國最後並未放棄台灣,但早期對台灣仍然採取為「為防颱而治台」的消極態度。 l9世紀70年代,實行明治維新後的日本開始對外“開疆拓土”。向南把琉球和台灣作為擴張的目標,聲稱台灣是“土番”居住區.是“無主之地”,不在中國主權之下。清政府—再申明:“台灣全地久隸我國版圖”,“全台郡之生番,無一社不歸中國者”。1874年1月、日軍入侵台灣。10月,中日簽訂《北京專條》,雖然軟弱的清政府對日本作出妥協,但《北京專條》仍表明中國對整個台灣行使主權。 主權意識經過日據時代和民國時期依然十分強烈,作為台灣生母的中國一直未有放棄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1978年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旨在解決台灣歷史遺留問題。1979年全國人大發表《告台灣同胞書》,鄭重宣告了中國政府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大政方針,呼籲兩岸就結束軍事對峙狀態進行商談。1992年初,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提出解決台灣問題的八項主張,年末海基會與海協會達成九二共識。1993年海協會會長汪道涵與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在新加坡正式舉行第一次“汪辜會談”,這是海峽兩岸高層人士在長期隔絕之後的首度正式接觸,是兩岸走向和解的歷史性突破,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胡溫上台後,更積極地推動兩岸對話和經貿往來,台灣與大陸形勢也漸漸日趨明朗緩和。今年,兩黨的歷史性會面突破了六十年來兩岸的對立局勢,“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十六字箴言更奠定了雙方的發展基礎和未來方向。 日本:難以割捨的養媽 台灣日治時期為1895年至1945年之間台灣被日本殖民管轄的時期,基於各種不同的觀點,也有人解讀為日本時代、日據時代、日本統治時期或是日本殖民時期。 l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翌年清政府戰敗,於4月17日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這在部分台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大清帝國改變態度。台灣人民對於日本殖民政府的反抗未有間斷,初期多為激烈的武力衝突(以中、南部地方勢力居多),如1915年第一次以宗教力量結合反抗日本統治的西來庵事件,還有以莫那魯道為首的霧社事件,但最後都以被鎮壓瓦解或被誘導歸順收場。從此,台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達50年之久。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宣布無條件投降並簽署《降伏文書》,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代表何應欽接收降書,代表民國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國主權之下。至此,台灣、澎湖重歸中國主權管轄之下。而後設立由陳儀出任最高行政首長的「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中華民國光復台灣。 雖然日本在日據台灣時代有過屠殺、鎮壓等殘暴手段去對付民眾的反抗,但如果擱置這些不說,日本人在台灣實施的一些政策是可圈可點的。比如建立了詳細的戶政與地政檔桉;統一了度量衡;設立台灣銀行以與日本統一幣制;大興電信事業,至1919年,全台已有7146支電話與六條電報線;1908年完成了從基隆到高雄的鐵路,並加緊修築基隆與高雄兩港;推動「綠色革命」,使台灣成為「米糖王國」。而在文化上,則施行同化懷柔的策略,對台灣人教授日語,並實行日本人、漢人和原住民三種不同的教育體系。佐久間左馬太總督在任時開始對原住民施行理蕃政策,以使其順應接受日本的統治。社會方面,總督府致力廢除「三惡」,即阿片、纏足與辮髮。同時加強衛生體制,改造下水道並進行捕鼠工作。改農曆為公曆,在街頭放置時鐘,培養台灣人的守時觀念。推行市區改正計劃,對後來台灣城市的營建影響深遠。可能因為這個原因,導致台灣島內時至今日,仍然大部分人有深厚的日本情結,日本這個養母,令台灣愛恨交加。 美國:強力後盾的乾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台灣問題一直是中美關係中最敏感、最難以解決的問題,也是今後有可能導致災難性後果的問題。台灣問題之所以成為中美之間的問題,其根源是40年代美國介入中國內戰,特別是朝鮮戰爭爆發後用武力阻止中國統一。但在日本投降後,從1943年開羅會議到抗戰勝利後中國政府收復台灣的整個過程中,美國政府不僅從未對台灣屬於中國的領土提出過異議,而且還是主張台灣歸還中國的。1946年中國爆發全面內戰,到1948年冬美國看到國民黨大勢已去,於是開始考慮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兩天後美國政府宣布第七艦隊封鎖台灣海峽,從此美國改變了“不擬遵循任何足以把美國捲入中國內爭的途徑”,公開以武力阻止中國大陸與台灣統一的局勢。美國政府動用第七艦隊封鎖台灣海峽是經過一段時間醞釀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朝鮮戰爭爆發不過是給美國實行武力干預政策,提供了一個借口和和一次機遇而已。需要指出的是,杜魯門政府在軍事介入之前,公開提出了“台灣地位未定論”。聲稱:“台灣未來地位的決定必須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復,對日和約的簽訂或經由聯合國考慮。” 朝鮮戰爭結束後,美國在東亞政策的主旨就是“遏制”中國。在這一背景下,台灣的戰略地位在美國的眼中極大地升值。保持台灣與中國大陸分離、支持和援助台灣當局等,使台灣成為在東亞遏制中國大陸的據點。 因此,在近年來,美國和台灣的關係依舊是藕斷絲連,表面美國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但背地卻十分支持台灣維持現狀,並且源源不斷地提供先進武器售台,另一方面藉此要挾中國,坐收漁人之利。對台灣來說,美國這個乾媽雖然不懷好意的,但卻成為台灣十分眷戀的堅強後盾。 面對生母、養母和乾媽,台灣這個漂泊在外的遊子怎能不左右為難呢? |